蛹虫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创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3页 |
1.1 蛹虫草的研究进展 | 第7页 |
1.2 真菌遗传转化的方法 | 第7-9页 |
1.3 真菌常用筛选标记物 | 第9-10页 |
1.4 CRISPR/Cas系统的研究 | 第10-12页 |
1.5 URA3基因 | 第12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27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13-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40页 |
3.1 蛹虫草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27-31页 |
3.2 建立农杆菌转化法 | 第31-32页 |
3.3 启动子GPD的克隆 | 第32-33页 |
3.4 启动子GPD连接克隆载体 | 第33-34页 |
3.5 蛹虫草敲除载体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3.6 gRNA的设计 | 第35页 |
3.7 转基因蛹虫草的鉴定 | 第35-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2页 |
4.1 蛹虫草原生质体制备 | 第40页 |
4.2 蛹虫草抗性筛选 | 第40页 |
4.3 农杆菌法介导转化蛹虫草 | 第40-41页 |
4.4 蛹虫草敲除载体的改造与构建 | 第41页 |
4.5 蛹虫草遗传稳定性的检测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