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采收率研究论文

红岗油田萨尔图南部复合井网剩余油分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9页
    1、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8-9页
    2、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3、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页
    4、研究的必要性第15-16页
    5、研究内容第16-17页
    6、研究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9-25页
    1.1 区域概况第19-23页
    1.2 开发现状第23-24页
    1.3 剩余油研究对策第24-25页
第二章 地层划分对比第25-29页
    2.1 工区新井地层对比第25页
    2.2 工区优选标准井第25-26页
    2.3 工区优选标志层第26页
    2.4 工区井震结合第26-27页
    2.5 工区新井分层结果第27-29页
第三章 区块解释模型第29-32页
    3.1 岩性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第29-31页
        3.1.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第29页
        3.1.2 孔隙度解释模型第29-30页
        3.1.3 渗透率解释模型第30-31页
    3.2 水淹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第31-32页
        3.2.1 原始油水饱和度模型第31页
        3.2.2 饱和度解释模型第31-32页
第四章 地质建模第32-41页
    4.1 建立构造模型第32-34页
        4.1.1 断层分布模型第33-34页
        4.1.2 构造层面第34页
    4.2 三维网格建立第34-35页
    4.3 沉积微相建模第35-37页
    4.4 油藏属性参数建模第37-41页
        4.4.1 引入测井解释结果参数到网格系统中第37页
        4.4.2 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分析第37-38页
        4.4.3 基于协同克里格的序贯高斯模拟第38-41页
第五章 区块数值模拟及结果第41-46页
    5.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5.1.1 三维地质模型第41-42页
        5.1.2 模型网格划分第42页
        5.1.3 相对渗透率曲线第42页
        5.1.4 高压物性第42-43页
    5.2 数值模拟结果第43-46页
        5.2.1 储量拟合第43页
        5.2.2 历史拟合第43-45页
        5.2.3 单井措施验证第45-46页
第六章 区块数值模拟成果应用第46-54页
    6.1 油水井间连通性分析第46页
    6.2 剩余油丰度及含油饱和度分布第46-48页
    6.3 制约剩余油分布因素分析第48-52页
        6.3.1 储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导致剩余油富集第48-51页
        6.3.2 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存在制约水驱开发效果第51-52页
    6.4 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第52-54页
第七章 潜力分析及措施挖潜第54-56页
    7.1 挖潜措施验证第54页
    7.2 挖潜措施及潜力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子代婚后居住方式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基于对南通市H村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氧化型N-杂环卡宾催化的相关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