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4-2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9-31页 |
第2章 仿射成像的几何基础 | 第31-43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相机仿射变换模型 | 第31-39页 |
2.3 双视点仿射成像模型 | 第39-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扩展的稳定极值区域检测方法 | 第43-87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最稳定极值区域检测方法 | 第43-51页 |
3.3 仿射不变特征区域密度 | 第51-56页 |
3.4 图像退化与纹理图像的影响分析 | 第56-76页 |
3.5 最稳定极值间区域估计 | 第76-80页 |
3.6 组合最稳极值区域估计 | 第80-86页 |
3.7 本章小节 | 第86-87页 |
第4章 基于亮度质心的描述子方向计算 | 第87-100页 |
4.1 引言 | 第87页 |
4.2 轴向插值描述子方向计算方法 | 第87-91页 |
4.3 面积积分式描述子方向计算方法 | 第91-95页 |
4.4 实验测试与分析 | 第95-9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5章扩展稳定极值区域算法与实验分析 | 第100-116页 |
5.1 引言 | 第100页 |
5.2 扩展的稳定极值区域算法 | 第100-102页 |
5.3 改进的SURF描述子与RANSAC配准算法 | 第102-106页 |
5.4 实验与分析 | 第106-11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6-119页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116-118页 |
6.2 有待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29-130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