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第14-19页 |
1.3.1 国外早期研究 | 第14-15页 |
1.3.2 国外近现代研究 | 第15-18页 |
1.3.3 国内研究 | 第18-19页 |
1.3.4 总体评价 | 第19页 |
1.4 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2章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1.1 工业化 | 第24页 |
2.1.2 产业转型升级 | 第24-25页 |
2.1.3 金融支持 | 第25页 |
2.2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2.2.1 一般金融发展理论 | 第25-27页 |
2.2.2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 第27-28页 |
2.2.3 工业化阶段理论 | 第28-30页 |
2.2.4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30-33页 |
第3章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与特征 | 第33-38页 |
3.1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 第33-35页 |
3.1.1 产业布局总体呈非均衡状态 | 第33页 |
3.1.2 三次产业结构呈“退一降二进三”趋势 | 第33-34页 |
3.1.3 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 第34-35页 |
3.2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 | 第35-38页 |
3.2.1 转型机遇来自国际金融危机 | 第35-36页 |
3.2.2 拥有政府和市场的双引擎 | 第36页 |
3.2.3 体制优势转化为内生动力 | 第36-37页 |
3.2.4 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相结合 | 第37页 |
3.2.5 产品市场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 第37-38页 |
第4章 广东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8-44页 |
4.1 广东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4.1.1 社会融资结构不平衡与产业转型升级新需求不匹配 | 第38-39页 |
4.1.2 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大影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 第39页 |
4.1.3 金融总资产增速放缓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金融需求 | 第39-40页 |
4.1.4 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力量不足削弱金融机构放贷动力 | 第40页 |
4.1.5 产业与资本脱节问题阻碍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进程 | 第40-41页 |
4.2 广东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4.2.1 金融法治制度与规范不完善 | 第41页 |
4.2.2 转型升级的投融资体制滞后 | 第41-42页 |
4.2.3 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低效率 | 第42-43页 |
4.2.4 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经营缺陷 | 第43-44页 |
第5章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以广东为例 | 第44-57页 |
5.1 金融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模型 | 第44-47页 |
5.1.1 关系模型的假定 | 第44页 |
5.1.2 关系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44-46页 |
5.1.3 对关系模型的初步分析与结论 | 第46-47页 |
5.2 金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模型 | 第47-51页 |
5.2.1 支持模型的假定 | 第47页 |
5.2.2 支持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47-49页 |
5.2.3 对支持模型的分析与总结 | 第49-51页 |
5.3 金融与产业转型升级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51-56页 |
5.3.1 理论假设 | 第51页 |
5.3.2 指标选取 | 第51-52页 |
5.3.3 数据说明 | 第52页 |
5.3.4 实证分析——以广东为例 | 第52-55页 |
5.3.5 实证结论 | 第55-56页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国外经验与启示 | 第57-64页 |
6.1 国外经验 | 第57-61页 |
6.1.1 发达国家经验 | 第57-59页 |
6.1.2 新兴工业国经验 | 第59页 |
6.1.3 金砖国家经验 | 第59-61页 |
6.2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61-64页 |
6.2.1 应基于本国国情和相关法规塑造金融支持体制 | 第61页 |
6.2.2 要开展集团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 第61-62页 |
6.2.3 要建立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框架确保宏观稳定 | 第62页 |
6.2.4 要全力以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第62-64页 |
第7章 工业化后期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第64-72页 |
7.1 建立适应的金融法治制度 | 第64-65页 |
7.1.1 按照市场经济理念完善金融立法 | 第64页 |
7.1.2 完善金融主体法律制度深化司法独立 | 第64-65页 |
7.1.3 加快完善社会征信法律制度 | 第65页 |
7.2 拓宽融资渠道为产业转型升级蓄力 | 第65-66页 |
7.2.1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 第65页 |
7.2.2 推动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展 | 第65-66页 |
7.2.3 开辟创业投资渠道扩宽资金来源 | 第66页 |
7.3 发展资本市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 第66-68页 |
7.3.1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本要素 | 第66-67页 |
7.3.2 创新金融产品支持重点领域产业转型 | 第67-68页 |
7.3.3 鼓励资本运作模式创新发展 | 第68页 |
7.4 改善企业与投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68-70页 |
7.4.1 完善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偿管理办法 | 第68-69页 |
7.4.2 建立并完善各种风险分散机制 | 第69页 |
7.4.3 建立信用制度培养专业担保人才 | 第69-70页 |
7.5 赋予市场主体自主权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 | 第70-72页 |
7.5.1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70页 |
7.5.2 加强和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 第70-71页 |
7.5.3 探索新金融模式对拉动直接融资的作用 | 第71-7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