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镍电极正极活性物质结构和性质 | 第14-18页 |
1.2.1 Ni(OH)_2的晶体结构 | 第14-16页 |
1.2.2 Ni(OH)_2的反应机理 | 第16-18页 |
1.3 Ni(OH)_2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β-Ni(OH)_2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α-Ni(OH)_2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Ni(OH)_2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1.4.1 直接沉淀法 | 第22-23页 |
1.4.2 均相共沉淀法 | 第23页 |
1.4.3 离子交换树脂法 | 第23页 |
1.4.4 水热法 | 第23-24页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24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 第26-33页 |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器材 | 第26-28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6-27页 |
2.1.2 实验器材 | 第27-28页 |
2.2 纳米Ni(OH)_2制备及电极制作 | 第28-30页 |
2.2.1 纳米Ni(OH)_2粉体制备 | 第28-29页 |
2.2.2 电极制作 | 第29-30页 |
2.3 物理性能测试表征 | 第30-31页 |
2.3.1 晶体结构测试 | 第30页 |
2.3.2 粒度分布测试 | 第30页 |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试 | 第30-31页 |
2.3.4 微观形貌测试 | 第31页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第31页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2.4.1 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1页 |
2.4.2 循环伏安特性测试 | 第31-32页 |
2.4.3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多元掺杂α-Ni(OH)_2的结构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 | 第33-45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1.1 纳米样品制备 | 第33-34页 |
3.1.2 电极制作 | 第3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3.2.1 样品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34-39页 |
3.2.2 镍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 | 第39-42页 |
3.2.3 镍电极的恒流充放电性能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Sn掺杂α-Ni(OH)_2制备及其物化性能研究 | 第45-56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4.1.1 纳米样品制备 | 第45页 |
4.1.2 电极制作 | 第45-4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4.2.1 样品的物理性能 | 第46-49页 |
4.2.2 镍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和交流阻抗谱 | 第49-53页 |
4.2.3 镍电极的恒流充放电性能 | 第53-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Ca~(2+)和PO_4~(3-)掺杂混合相α/β-Ni(OH)_2制备及其物化性能研究 | 第56-66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5.1.1 纳米样品制备 | 第56页 |
5.1.2 电极制作 | 第56-57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5.2.1 样品的物理性能 | 第57-59页 |
5.2.2 循环伏安特性 | 第59-62页 |
5.2.3 恒流充放电性能 | 第62-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