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导论 | 第9-15页 |
| 一、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 第13-15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二)论文创新性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恶意诉讼侵权行为概述 | 第15-23页 |
| 一、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18页 |
| (一)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含义 | 第15-16页 |
| (二)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特征 | 第16页 |
| (三)恶意诉讼侵权行为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6-18页 |
| 二、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产生及危害 | 第18-23页 |
| (一)恶意诉讼侵权行为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 (二)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9-21页 |
| (三)恶意诉讼行为的危害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恶意诉讼侵权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23-29页 |
| 一、大陆法系 | 第23-25页 |
| (一)罗马法 | 第23页 |
| (二)法国法 | 第23-24页 |
| (三)德国法 | 第24-25页 |
| (四)其他国家及地区 | 第25页 |
| 二、英美法系 | 第25-27页 |
| (一)恶意刑事告发 | 第26页 |
| (二)恶意民事起诉 | 第26-27页 |
| (三)滥用程序 | 第27页 |
| 三、恶意诉讼侵权制度比较法上的借鉴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我国规制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29-35页 |
| 一、我国规制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立法、司法现状 | 第29-32页 |
| (一)立法层面上对恶意诉讼行为的规制 | 第29-30页 |
| (二)司法实践中对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处理 | 第30-32页 |
| 二、我国规制恶意诉讼侵权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 (一)现有实体法规制的空缺 | 第32-33页 |
| (二)程序法规制的薄弱性 | 第33页 |
| (三)侵权责任追究的障碍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制度的立法构建 | 第35-45页 |
| 一、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5-40页 |
| (一)行为人主观恶意性 | 第36-37页 |
| (二)诉讼行为的违法性 | 第37-38页 |
| (三)受害人的损害结果 | 第38-39页 |
| (四)因果关系要件 | 第39-40页 |
| 二、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承担 | 第40-42页 |
| (一)责任承担方式 | 第40-41页 |
| (二)赔偿范围 | 第41-42页 |
| 三、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立法建议 | 第42-45页 |
| (一)民法典草案的初步探索 | 第42-43页 |
| (二)立法建议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