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 1.2.1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 第16-17页 |
| 1.2.2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传输特性 | 第17-19页 |
| 1.2.3 考虑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氯离子传输特性 | 第19-22页 |
| 1.2.4 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研究 | 第22-25页 |
|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5-27页 |
| 1.3 论文研究工作 | 第27-30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海工混凝土结构构件服役环境下荷载水平分析 | 第30-41页 |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 2.2 梁构件荷载水平的设计实例分析 | 第31-33页 |
| 2.2.1 工程概况 | 第31-32页 |
| 2.2.2 结果及分析 | 第32-33页 |
| 2.3 惠州某石化码头检测与分析 | 第33-37页 |
| 2.3.1 码头工程概况 | 第33-34页 |
| 2.3.2 现场靠泊应力测试 | 第34-36页 |
| 2.3.3 现场靠泊应力分析 | 第36-37页 |
| 2.4 中船某基地码头检测与分析 | 第37-39页 |
| 2.4.1 码头工程概况 | 第37页 |
| 2.4.2 应力测点布置及加载方式 | 第37-39页 |
| 2.4.3 应力测试结果 | 第3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海洋环境与动荷载耦合试验设备系统的研发 | 第41-50页 |
| 3.1 引言 | 第41页 |
| 3.2 典型荷载与环境耦合试验装置的对比分析 | 第41-44页 |
| 3.3 试验设备系统的研发 | 第44-49页 |
| 3.3.1 设备系统需求及技术指标分析 | 第44-45页 |
| 3.3.2 设备系统研发 | 第45-48页 |
| 3.3.3 设备成型及特点分析 | 第48-4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海洋环境与动荷载耦合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0-69页 |
| 4.1 引言 | 第50-51页 |
| 4.2 疲劳荷载及腐蚀耦合作用试验方案 | 第51-60页 |
| 4.2.1 试验材料和试件制作 | 第52-53页 |
| 4.2.2 试验方法 | 第53-57页 |
| 4.2.3 试验步骤 | 第57-58页 |
| 4.2.4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 第58-60页 |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 4.3.1 梁相同位置的氯离子含量对比 | 第60-62页 |
| 4.3.2 梁不同位置的氯离子含量对比 | 第62-63页 |
| 4.3.3 同深度下不同时间时的氯离子变化规律 | 第63-64页 |
| 4.4 恒定荷载腐蚀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 4.4.1 试验概况 | 第65-66页 |
| 4.4.2 恒定弯曲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氯离子浓度分布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67页 |
| 4.4.3 恒定荷载与交变荷载作用下试验结果对比探讨分析 | 第6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基于海洋环境与荷载耦合试验的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 第69-81页 |
| 5.1 引言 | 第69页 |
| 5.2 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 第69-71页 |
| 5.3 疲劳荷载与氯盐腐蚀作用耦合效应分析 | 第71-77页 |
| 5.3.1 荷载水平对氯离子渗透的影响分析 | 第71-73页 |
| 5.3.2 加载频率对氯离子渗透的影响分析 | 第73-74页 |
| 5.3.3 耦合效应分析 | 第74-77页 |
| 5.4 动载试验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7-78页 |
| 5.5 荷载与海洋环境耦合作用下氯离子渗透的计算模型 | 第78-80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损伤研究 | 第81-98页 |
| 6.1 引言 | 第81-82页 |
| 6.2 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后构件的内部损伤CT扫描试验 | 第82-90页 |
| 6.2.1 试件制作 | 第82-83页 |
| 6.2.2 扫描部位及扫描次数 | 第83页 |
| 6.2.3 试验结果 | 第83-90页 |
| 6.3 CT扫描试验结果分析 | 第90-94页 |
| 6.3.1 构件内部损伤的识别与统计分析 | 第90-92页 |
| 6.3.2 损伤与动载参数变量的关系分析 | 第92-93页 |
| 6.3.3 混凝土损伤对氯离子传输行为的影响 | 第93-94页 |
| 6.4 结构耐久性容许的裂缝宽度研究 | 第94-96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 第七章 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 | 第98-109页 |
| 7.1 引言 | 第98页 |
| 7.2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 | 第98-102页 |
| 7.2.1 恒定静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 | 第100-101页 |
| 7.2.2 疲劳荷载-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 | 第101-102页 |
| 7.3 模型的验证与应用 | 第102-107页 |
| 7.3.1 恒定静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102-103页 |
| 7.3.2 疲劳荷载-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103-106页 |
| 7.3.3 恒定静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寿命模型的应用 | 第106-107页 |
| 7.4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3页 |
| 8.1 本文创新点及主要成果 | 第109-110页 |
| 8.2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10-111页 |
| 8.3 研究展望 | 第111-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2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1-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
| 附表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