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关键词阐释 | 第9-12页 |
1.3.1 个人住房贷款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1.3.2 商业银行监管准则及内容方法 | 第10-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H银行个人房贷业务政府监管的现状 | 第15-21页 |
2.1 我国个人房贷市场发展状况 | 第15-18页 |
2.1.1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 第15-17页 |
2.1.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例提高 | 第17页 |
2.1.3 住房按揭不良贷款比率增高 | 第17-18页 |
2.1.4 银行个人房贷业务政府监管现状 | 第18页 |
2.2 H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监管的现状介绍 | 第18-21页 |
2.2.1 协议楼盘前置风险评估监管 | 第18-19页 |
2.2.2 个人征信业务核查监管介绍 | 第19-20页 |
2.2.3 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介绍 | 第20页 |
2.2.4 对银行内部信贷流程监管 | 第20-21页 |
2.2.5 对银行贷款抵押审批监管不严 | 第21页 |
3 H银行个人房贷业务政府监管的问题及成因 | 第21-30页 |
3.1 个人房贷业务涉及的角色和流程 | 第21-23页 |
3.1.1 个人房贷涉及的政府监管角色 | 第21-22页 |
3.1.2 个人申请住房贷款的相关程序 | 第22-23页 |
3.2 H银行个人房贷业务政府监管的风险点分析 | 第23-28页 |
3.2.1 宏观政策风险 | 第23-24页 |
3.2.2 个人信用监管薄弱 | 第24-26页 |
3.2.3 住房抵押监管薄弱 | 第26页 |
3.2.4 信贷风险无法转移 | 第26-27页 |
3.2.5 商业银行中介服务机构法律约束不足 | 第27-28页 |
3.3 商业银行个人房贷政府监管风险的成因 | 第28-30页 |
3.3.1 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因 | 第28-29页 |
3.3.2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9页 |
3.3.3 政府监管商业银行内部合规风险不到位 | 第29页 |
3.3.4 政府监管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介机构不严格 | 第29页 |
3.3.5 政府监管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29-30页 |
4 完善H银行个人房贷政府监管的建议 | 第30-37页 |
4.1 强化风险防范 | 第30-31页 |
4.1.1 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的意识 | 第30页 |
4.1.2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房贷法律监管的法律顶层设计 | 第30-31页 |
4.2 完善政府监管 | 第31-33页 |
4.2.1 完善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体系 | 第31-32页 |
4.2.2 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法规 | 第32-33页 |
4.3 完善市场监管 | 第33-37页 |
4.3.1 监管机构应加强商业银行房贷业务监管 | 第33-34页 |
4.3.2 加强对个人房贷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监管 | 第34-36页 |
4.3.3 加强对房贷衍生品的监管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A 关于H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监管现状房贷专员访谈提纲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