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音乐的研究分析--以《童年情景》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舒曼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 第8-13页 |
| 第一节 舒曼音乐创作的社会背景 | 第8-9页 |
| 一 浪漫主义思想运动的形成 | 第8页 |
| 二 浪漫主义的成熟期 | 第8-9页 |
| 第二节 舒曼音乐创作的家庭背景 | 第9-10页 |
| 一 深厚的文学积淀 | 第9页 |
| 二 坎坷的生活经历 | 第9-10页 |
| 三 舒曼的双重性格 | 第10页 |
| 第三节 影响舒曼音乐创作的主要人物 | 第10-13页 |
| 一 文学方面影响舒曼的主要人物 | 第10-11页 |
| 二 音乐上影响舒曼创作的主要人物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舒曼钢琴音乐概述 | 第13-16页 |
| 第三章 舒曼音乐的创作特征 | 第16-21页 |
| 第一节 舒曼音乐的审美特征 | 第17-19页 |
| 一 舒曼音乐中的“感情论” | 第17-18页 |
| 二 对尽善尽美的寻求 | 第18页 |
| 三 舒曼音乐的内涵与外延 | 第18-19页 |
| 第二节 舒曼音乐的评论风格 | 第19-21页 |
| 第四章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分析 | 第21-53页 |
| 第一节 《童年情景》的套曲曲式、和声及演奏分析 | 第21-49页 |
| 第二节 《童年情景》的创作特点 | 第49-53页 |
| 一 调试调性的布局 | 第49页 |
| 二 旋律动机的使用 | 第49-51页 |
| 三 和声不协和性的增强 | 第51页 |
| 四 和声连接的创新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