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网络游戏外挂侵犯著作权概述 | 第15-21页 |
2.1 网络游戏外挂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 网络游戏外挂的运作机理和功能 | 第16页 |
2.3 络游戏著作权 | 第16-19页 |
2.3.1 网络游戏著作权的认定 | 第16-17页 |
2.3.2 网络游戏著作权的内容 | 第17-18页 |
2.3.3 络游戏著作权的保护客体 | 第18-19页 |
2.4 网络游戏外挂侵犯的著作权 | 第19-20页 |
2.4.1 修改权 | 第19-20页 |
2.4.2 保护作品完整权 | 第20页 |
2.4.3 复制权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网络游戏外挂侵犯著作权分析 | 第21-33页 |
3.1 网络游戏外挂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21-24页 |
3.1.1 编制外挂 | 第21-22页 |
3.1.2 传播外挂 | 第22-23页 |
3.1.3 使用外挂 | 第23-24页 |
3.2 网络游戏外挂侵权责任的主体 | 第24-26页 |
3.2.1 外挂开发者 | 第24-25页 |
3.2.2 外挂传播者 | 第25页 |
3.2.3 外挂使用者 | 第25-26页 |
3.3 网络游戏外挂侵权责任的规则原则 | 第26-27页 |
3.4 网络游戏外挂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7-28页 |
3.4.1 违法行为 | 第27-28页 |
3.4.2 损害后果 | 第28页 |
3.4.3 因果关系 | 第28页 |
3.4.4 主观过错 | 第28页 |
3.5 网络游戏外挂侵权的责任形式 | 第28-31页 |
3.5.1 停止侵害 | 第29页 |
3.5.2 消除影响 | 第29页 |
3.5.3 赔偿损失 | 第29-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国外网络游戏外挂侵犯著作权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8页 |
4.1 国外网络游戏外挂侵权的法律规制 | 第33-36页 |
4.1.1 韩国 | 第33-34页 |
4.1.2 日本 | 第34-35页 |
4.1.3 美国 | 第35-36页 |
4.2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7页 |
4.2.1 外挂定义明确 | 第36-37页 |
4.2.2 赔偿标准多元化 | 第37页 |
4.2.3 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范围逐渐扩大 | 第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我国网络游戏外挂侵犯著作权相关法律规定及不足 | 第38-43页 |
5.1 网络游戏外挂侵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38-40页 |
5.1.1 《著作权法》相关规定 | 第38-39页 |
5.1.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 第39页 |
5.1.3 其他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什 | 第39-40页 |
5.2 网络游戏外挂侵权的相关法律规定的不足 | 第40-42页 |
5.2.1 网络游戏外挂的概念界定不明 | 第40-41页 |
5.2.2 没有将动态数据纳入保护范围 | 第41页 |
5.2.3 赔偿标准缺乏灵活性 | 第41-42页 |
5.2.4 关于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规定不足 | 第4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6 完善我国网络游戏外挂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43-48页 |
6.1 明确界定网络游戏外挂 | 第43-44页 |
6.1.1 界定网络游戏外挂的依据 | 第43页 |
6.1.2 网络游戏外挂定义 | 第43-44页 |
6.2 将动态数据纳入保护范围 | 第44-45页 |
6.3 制定灵活的损害赔偿标准 | 第45-46页 |
6.3.1 明确网络游戏外挂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 第45-46页 |
6.3.2 灵活选择侵权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 第46页 |
6.4 完善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内容 | 第46-4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