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森林可燃物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1.1 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划分 | 第8页 |
1.1.2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6页 |
2.1 野外监测 | 第11-13页 |
2.1.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1页 |
2.1.2 样地勘察与监测 | 第11-13页 |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3-15页 |
2.2.1 地被凋落物含水率的计算 | 第13页 |
2.2.2 地被凋落物含水率模型 | 第13-14页 |
2.2.3 模型误差计算 | 第14页 |
2.2.4 地被凋落物含水率空间模拟 | 第14-15页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32页 |
3.1 春季防火期地被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 | 第16-27页 |
3.1.1 阴坡白桦样地 | 第16-18页 |
3.1.2 阳坡白桦样地 | 第18-20页 |
3.1.3 阳坡樟子松样地 | 第20-22页 |
3.1.4 阴坡落叶松样地 | 第22-24页 |
3.1.5 阴坡落叶松白桦混交林 | 第24-26页 |
3.1.6 地被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3.2 时滞平衡含水率法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 | 第27页 |
3.3 地被凋落物含水率空间模拟 | 第27-32页 |
3.3.1 西林吉林业局高程DEM图 | 第27-28页 |
3.3.2 基于克里格插值法的西林吉林业局火险气象因子空间分布图 | 第28-31页 |
3.3.3 基于栅格运算的地被凋落物含水率空间分布图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录 | 第36-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