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离心泵内部流场的PIV测量及数值模拟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23-25页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页 |
1.3.2 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数值模拟技术 | 第25-37页 |
2.1 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 第25-27页 |
2.1.1 双吸泵内流场的控制方程 | 第25-26页 |
2.1.2 湍流模型选择 | 第26-27页 |
2.2 流道建模 | 第27-32页 |
2.2.1 蜗壳水体三维建模 | 第27-29页 |
2.2.2 叶轮实体三维建模 | 第29-31页 |
2.2.3 双吸泵流道生成 | 第31-32页 |
2.3 数值模拟 | 第32-35页 |
2.3.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2.3.2 数值技术 | 第33-34页 |
2.3.3 叶轮和蜗壳流域设置 | 第34页 |
2.3.4 交界面设置 | 第34-35页 |
2.4 边界条件 | 第35-37页 |
2.4.1 进口边界条件设置 | 第35-36页 |
2.4.2 出口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3 流动分析及优化 | 第37-58页 |
3.1 典型流场分布 | 第37-51页 |
3.1.1 OTS80-270 计算模型 | 第37页 |
3.1.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37-38页 |
3.1.3 内部流场分布 | 第38-51页 |
3.2 参数统计 | 第51-52页 |
3.3 压水室导流板 | 第52-58页 |
4 PIV测量 | 第58-71页 |
4.1 PIV技术 | 第58-61页 |
4.1.1 示踪粒子 | 第59页 |
4.1.2 光学相机 | 第59页 |
4.1.3 激光和光学器件 | 第59-60页 |
4.1.4 同步器 | 第60页 |
4.1.5 数据分析 | 第60-61页 |
4.2 实验台搭建 | 第61-66页 |
4.3 叶顶间隙测量结果 | 第66-68页 |
4.4 出口测量结果 | 第68-71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1页 |
5.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