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杜仲遗传多样性分析、核心种质构建及分子鉴别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4页
    1.1 引言第18页
    1.2 研究背景第18-21页
        1.2.1 杜仲种质资源的分布第18-19页
        1.2.2 杜仲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第19页
        1.2.3 杜仲种质资源的创新第19-20页
        1.2.4 杜仲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2.5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第21页
    1.3 核心种质的研究进展第21-28页
        1.3.1 核心种质的提出第21页
        1.3.2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第21-22页
        1.3.3 核心种质的数据选择第22-23页
        1.3.4 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第23-25页
        1.3.5 核心种质的评价参数及代表性检验第25-27页
        1.3.6 核心种质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1.4 杜仲种质资源研究概况第28-29页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9-33页
        1.5.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第29-30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30-33页
    1.6 技术路线第33-34页
第二章 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第34-5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2.1.1 实验材料第34-35页
        2.1.2 实验方法第35-3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7-48页
        2.2.1 引物位点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37-40页
        2.2.2 杜仲群体的遗传结构第40-43页
        2.2.3 杜仲群体的聚类分析第43-46页
        2.2.4 杜仲群体的遗传分化第46-48页
    2.3 讨论与结论第48-50页
        2.3.1 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48页
        2.3.2 杜仲群体的分子方差分析、遗传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第48-49页
        2.3.3 结论第49-50页
第三章 利用表型性状构建杜仲雄性资源核心种质第50-6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3.1.1 试验材料第50-51页
        3.1.2 表型性状的测量及数据处理第51-52页
        3.1.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评价参数和验证方法第52-5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3.2.1 确定最佳取样策略第53-54页
        3.2.2 杜仲雄性资源核心种质第54-58页
    3.3 核心种质的验证第58-62页
        3.3.1 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表型多样性指数t检验第58-59页
        3.3.2 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符合率检验第59-61页
        3.3.3 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主成分分析第61页
        3.3.4 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样品分布图第61-62页
    3.4 讨论与结论第62-66页
        3.4.1 杜仲雄性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第62-63页
        3.4.2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及特征第63-64页
        3.4.3 结论第64-66页
第四章 利用表型性状构建杜仲雌性资源核心种质第66-8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6-69页
        4.1.1 试验材料第66-68页
        4.1.2 表型性状的测量及数据处理第68页
        4.1.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评价参数和验证方法第68-6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9-74页
        4.2.1 确定最佳取样策略第69-70页
        4.2.2 杜仲雌性资源核心种质第70-74页
    4.3 核心种质的验证第74-78页
        4.3.1 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表型多样性指数t检验第74-75页
        4.3.2 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符合率检验第75-77页
        4.3.3 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主成分分析第77页
        4.3.4 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样品分布图第77-78页
    4.4 讨论与结论第78-81页
        4.4.1 杜仲雌性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第78-79页
        4.4.2 核心种质构建方法及特征第79-80页
        4.4.3 结论第80-81页
第五章 基于SSR标记和等位基因数最大化策略构建杜仲核心种质第81-92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2-84页
        5.1.1 实验材料第82-83页
        5.1.2 实验方法第83页
        5.1.3 核心种质的构建第83页
        5.1.4 核心种质的评价参数及标准第83-8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84-89页
        5.2.1 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第84-85页
        5.2.2 核心种质、保留种质与原始种质遗传参数的t检验第85-87页
        5.2.3 核心种质的确认第87-89页
    5.3 讨论与结论第89-92页
        5.3.1 构建方法第89页
        5.3.2 评价参数第89-90页
        5.3.3 保留比例第90-91页
        5.3.4 结论第91-92页
第六章 整合基于表型性状和SSR标记构建的杜仲核心种质第92-98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92-95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95-96页
    6.3 讨论与结论第96-98页
        6.3.1 分子标记与表型数据构建核心种质的差异性第96页
        6.3.2 以分子标记构建的核心种质为主的依据第96-97页
        6.3.3 结论第97-98页
第七章 杜仲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第98-109页
    7.1 材料与方法第99页
    7.2 结果与分析第99-107页
        7.2.1 分子鉴别第99-105页
        7.2.2 二维码的生成第105-107页
    7.3 讨论与结论第107-109页
        7.3.1 分子鉴别第107页
        7.3.2 二维码的解读第107-108页
        7.3.3 结论第108-109页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109-112页
    8.1 结论第109-111页
    8.2 创新点第111页
    8.3 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1页
附录第121-160页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线机器翻译系统质量对比研究--以产品说明书为例
下一篇:任务复杂度与工作记忆容量对中国二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