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章节安排第16-17页
2 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研究第17-22页
    2.1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第17-18页
    2.2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总结第18-19页
    2.3 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第19-22页
3 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第22-26页
    3.1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总结第22-24页
        3.1.1 BP人工神经网络第22页
        3.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2-23页
        3.1.3 主成份分析法第23-24页
        3.1.4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第24页
        3.1.5 评价方法小结第24页
    3.2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的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第24-26页
4 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26-33页
    4.1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总结第26-29页
    4.2 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第29-33页
        4.2.1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第29-31页
        4.2.2 指标权重值确定第31页
        4.2.3 指标理想值确定第31-32页
        4.2.4 综合指数计算第32-33页
5 案例研究第33-47页
    5.1 评价区域概况第33-36页
        5.1.1 评价区域选取第33页
        5.1.2 评价区域基本概况第33-34页
        5.1.3 评价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第34-36页
    5.2 评价区域农村建设用地状况定性分析第36-39页
        5.2.1 农村人口与农村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第36-37页
        5.2.2 “两新工程”建设情况分析第37-39页
    5.3 评价区域农村建设用地状况定量评价第39-43页
        5.3.1 指标现状值计算第39页
        5.3.2 指标标准化处理第39-41页
        5.3.3 指标权重值确定第41页
        5.3.4 指标理想值确定第41-42页
        5.3.5 综合指数计算第42-43页
    5.4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第43-47页
        5.4.1 节约集约利用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第43-44页
        5.4.2 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第44-45页
        5.4.3 节约集约利用前景较为乐观第45-4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47-48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雨型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特征处理方法
下一篇:基于弹性波动力学的检波器耦合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