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 第15-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18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2.1.2 细胞株 | 第15页 |
2.1.3 试剂 | 第15-16页 |
2.1.4 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2.1.5 溶液的配制 | 第17-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7页 |
2.2.1 RGD修饰的顺铂脂质体对骨转移瘤的治疗作用 | 第18-24页 |
2.2.1.1 脂质体的制备 | 第18-19页 |
2.2.1.2 脂质体的表征 | 第19-20页 |
2.2.1.3 细胞培养 | 第20-21页 |
2.2.1.4 细胞摄取以及脂质体的靶向性能 | 第21页 |
2.2.1.5 MTT检测细胞活力 | 第21-22页 |
2.2.1.6 骨转移瘤动物模型 | 第22页 |
2.2.1.7 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 第22页 |
2.2.1.8 体内近红外荧光成像 | 第22-23页 |
2.2.1.9 疼痛行为检测 | 第23页 |
2.2.1.10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 | 第23页 |
2.2.1.11 安全性评估 | 第23-24页 |
2.2.1.12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2.2.2 热敏脂质体对骨转移瘤的光热疗-化疗的协同治疗效果 | 第24-27页 |
2.2.2.1 DOX-TSL的制备 | 第24页 |
2.2.2.2 Au NR的制备 | 第24页 |
2.2.2.3 DOX-TSL和AuNPs的表征 | 第24页 |
2.2.2.4 DOX-TSL的包封率和释放曲线 | 第24-25页 |
2.2.2.5 MTT检测细胞活性 | 第25页 |
2.2.2.6 细胞在不同条件对DOX的摄取 | 第25页 |
2.2.2.7 钙黄绿素染活细胞法 | 第25-26页 |
2.2.2.8 安全性评估 | 第26页 |
2.2.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7-48页 |
3.1 RGD修饰的顺铂脂质体对骨转移瘤的治疗作用 | 第27-42页 |
3.1.1 脂质体的表征 | 第27-30页 |
3.1.2 RGD修饰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 | 第30-32页 |
3.1.3 cRGDyk修饰能增加脂质体对RM-1 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32-33页 |
3.1.4 不同药物对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 | 第33-36页 |
3.1.5 RGD修饰能提高脂质体的体内靶向性 | 第36-37页 |
3.1.6 不同药物传输系统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瘤小鼠行为及存活的影响 | 第37-40页 |
3.1.7 安全性评估 | 第40-42页 |
3.2 热敏脂质体在细胞水平上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 第42-48页 |
3.2.1 热敏脂质体的表征 | 第42页 |
3.2.2 阿霉素脂质体的释放 | 第42-43页 |
3.2.3 光热疗-化疗能加剧对RM-1 细胞的毒性 | 第43-44页 |
3.2.4 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释放 | 第44-45页 |
3.2.5 光热疗-化疗能抑制RM-1 细胞的增殖 | 第45-46页 |
3.2.6 安全性评估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英文缩词词表 | 第55-56页 |
综述 | 第56-6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