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走向“建构”的中国当代文论--以“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2页
第一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第12-26页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概述第12-17页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观点的形成及演变第12-13页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焦点第13-15页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新的美学原则”第15-17页
    第二节 “审美的泛化”与文学的扩边第17-20页
        一、新时期以来文学观念的发展第17-18页
        二、“纯文学”观念的困境第18-19页
        三、文学理论研究的困境第19-20页
    第三节 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第20-26页
        一、本质主义的文学理论第21-22页
        二、反本质主义的文学理论第22-23页
        三、“文学性”的提出与走向第23-26页
第二章 文学研究能否越界?——一场论争第26-40页
    第一节 关于文学研究越界论争的概述第26-31页
        一、文学已“终结”还是“边缘化”?第26-28页
        二、关于文学研究边界的论争第28-29页
        三、关于文学研究能否越界的论争第29-31页
    第二节 文学研究越界论争焦点的错位第31-34页
        一、文学研究越界论的焦点第31-32页
        二、反文学研究越界论的焦点第32-33页
        三、论争双方的焦点错位与分歧第33-34页
    第三节 论争的价值与意义第34-40页
        一、“泛文化”时代的文学第35-36页
        二、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出场第36-37页
        三、文学研究的文化研究转向第37-40页
第三章 走向文学“建构”论第40-55页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文论第40-44页
        一、作为解构的“反本质主义”第40-41页
        二、作为建构的“反本质主义”第41-43页
        三、建构主义文论第43-44页
    第二节 由文学到“文学性”第44-48页
        一、“文学性”的蔓延与扩张第44-45页
        二、建构主义文论知识的重心第45-47页
        三、非文学的“文学性”第47-48页
    第三节 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建构第48-55页
        一、文学理论知识的反思第48-50页
        二、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种建构方式第50-51页
        三、建构主义文论的尝试——以新世纪之初的三本文学理论教材为例第51-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后记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字“風”的美学研究
下一篇:《庄子》“意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