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含风电力系统机组组合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风电场有功出力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风电疲劳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3.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第14-15页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第16-17页 |
第2章 网源协调的风电场运行优化机理 | 第17-21页 |
2.1 含风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机理 | 第17-18页 |
2.2 风电场响应电网需求的机制 | 第18-20页 |
2.2.1 风电场响应电网需求的总体策略 | 第18-19页 |
2.2.2 风电场有功功率最大化机理 | 第19页 |
2.2.3 风电场疲劳优化机理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网源协调环境下含风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 第21-32页 |
3.1 经典机组组合模型 | 第21-22页 |
3.2 含风电力系统鲁棒机组组合建模 | 第22-25页 |
3.2.1 基于多面体约束的风电模型 | 第23页 |
3.2.2 需求响应模型 | 第23-24页 |
3.2.3 电动汽车用电模型 | 第24-25页 |
3.3 含风系统机组组合模型 | 第25-26页 |
3.4 算例与分析 | 第26-30页 |
3.5 机组组合中风电调度结果对风电场的作用 | 第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电网允许风电场自由发电时的有功功率优化 | 第32-46页 |
4.1 风电场有功功率调节原理 | 第32-34页 |
4.2 风电场有功功率分层控制框架 | 第34-37页 |
4.2.1 风电场尾流模型 | 第35页 |
4.2.2 风电机组功率模型 | 第35-36页 |
4.2.3 风速时序分解优化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方法 | 第36-37页 |
4.3 基于风速时序分解的有功功率优化方案设计 | 第37-41页 |
4.3.1 风速的时序分解 | 第37-39页 |
4.3.2 风电场有功功率优化 | 第39-41页 |
4.4 仿真与分析 | 第41-45页 |
4.4.1 尾流优化分析 | 第42-43页 |
4.4.2 机组实时调度结果 | 第43页 |
4.4.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风电场降功率运行时的疲劳优化策略 | 第46-58页 |
5.1 现有疲劳计算方法及用于实际控制的适用性分析 | 第46-50页 |
5.1.1 疲劳时域仿真分析研究 | 第47-49页 |
5.1.2 疲劳频域仿真研究 | 第49-50页 |
5.2 基于功率调度的机组疲劳度量 | 第50-53页 |
5.2.1 机组疲劳优化建模 | 第50-52页 |
5.2.2 遗传算法求解 | 第52-53页 |
5.3 实验仿真与分析 | 第53-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