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3.2 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1.3.3 比较分析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2.1.1 公共基础设施的概念 | 第16-18页 |
2.1.2 PPP模式 | 第18-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2.2.2 项目区分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24-30页 |
3.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3.1.1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短缺 | 第24-25页 |
3.1.2 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第25-27页 |
3.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 | 第27-30页 |
3.2.1 融资经济可行性 | 第27-28页 |
3.2.2 制度可行性 | 第28-29页 |
3.2.3 管理上可行性 | 第29页 |
3.2.4 实践上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第4章 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30-36页 |
4.1 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现状 | 第30-32页 |
4.1.1 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 第30页 |
4.1.2 操作流程逐渐成熟 | 第30-32页 |
4.1.3 创新与争议并存 | 第32页 |
4.2 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分析 | 第32-36页 |
4.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2-33页 |
4.2.2 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4.2.3 私人部门进入存在障碍 | 第34-35页 |
4.2.4 中央与地方、部门与私人利益分歧问题 | 第35-36页 |
第5章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6-41页 |
5.1 国外PPP模式运用的经验 | 第36-38页 |
5.1.1 英国PPP模式的运用经验 | 第36页 |
5.1.2 加拿大PPP模式的运用经验 | 第36-37页 |
5.1.3 澳大利亚PPP模式的运用经验 | 第37-38页 |
5.2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经验启示 | 第38-41页 |
5.2.1 特许经营政策对PPP模式的推动作用 | 第38-39页 |
5.2.2 PPP模式成功运行的激励机制 | 第39页 |
5.2.3 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 | 第39-40页 |
5.2.4 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40-41页 |
第6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41-45页 |
6.1 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保障措施 | 第41-43页 |
6.1.1 放宽私人部门准入 | 第41页 |
6.1.2 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 | 第41-42页 |
6.1.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2-43页 |
6.2 健全体制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 第43-44页 |
6.2.1 建立公平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 第43页 |
6.2.2 建立规范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43-44页 |
6.3 确立合理的风险分配原则 | 第44-4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