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引言 | 第11-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四) 研究让与担保效力问题的必要性 | 第12-15页 |
1. 工具价值 | 第13-14页 |
2. 经济价值 | 第14页 |
3. 独立价值 | 第14-15页 |
二、让与担保效力问题的提出 | 第15-23页 |
(一) 让与担保及其效力概述 | 第15-17页 |
1. 让与担保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16页 |
2. 让与担保效力的概念及特征 | 第16-17页 |
(二) 我国关于让与担保效力问题的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 | 第17-20页 |
1. 让与担保效力规制情况 | 第17-18页 |
2. 在理论上探讨有效性问题的争议 | 第18-19页 |
3. 在法律适用上不同的让与担保效力情形 | 第19-20页 |
(三) 本文拟研究问题 | 第20-23页 |
1. 让与担保行为的有效性和效力认定原则问题 | 第20页 |
2. 让与担保行为生效的特殊法律构成问题 | 第20-21页 |
3. 让与担保约定的效力范围与效力状态问题 | 第21页 |
4. 让与担保效力存在瑕疵时的法律责任问题 | 第21-23页 |
三、认定让与担保效力的民法原理探究 | 第23-35页 |
(一) 认定让与担保效力的原则 | 第23-25页 |
1. 私法自治原则 | 第23-25页 |
2. 流质契约禁止原则 | 第25页 |
(二) 让与担保生效的构成要件分析 | 第25-27页 |
1. 行为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第25-26页 |
2. 在意思表示上以债权担保为目的 | 第26-27页 |
3. 以被担保债权是否被清偿为生效与解除条件 | 第27页 |
4. 当事人之间必须有公示与清算的约定 | 第27页 |
(三) 让与担保效力范围分析 | 第27-31页 |
1. 对内效力范围 | 第27-29页 |
2. 对外效力范围 | 第29-31页 |
(四) 让与担保效力的状态 | 第31-35页 |
1. 让与担保之有效状态 | 第32页 |
2. 让与担保之无效状态 | 第32-33页 |
3. 让与担保之可撤销状态 | 第33-35页 |
四、域外让与担保效力认定的比较研究 | 第35-41页 |
(一) 英美法系让与担保效力认定制度 | 第35-36页 |
1. 英国的让与担保效力认定制度 | 第35页 |
2. 美国的让与担保效力认定制度 | 第35-36页 |
(二) 大陆法系对让与担保效力认定制度 | 第36-38页 |
1. 德国的让与担保效力制度 | 第36-37页 |
2. 法国的让与担保效力制度 | 第37页 |
3. 日本的让与担保效力制度 | 第37-38页 |
(三) 两大法系让与担保效力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1页 |
1. 确定公示程序之对抗性 | 第38-39页 |
2. 明确让与担保之从属性 | 第39页 |
3. 选择清算方法与确定清算金 | 第39-40页 |
4. 明确让与担保之有效性 | 第40-41页 |
五、优化让与担保效力认定制度的建议 | 第41-45页 |
(一) 确定让与担保有效性认定原则和标准 | 第41页 |
1. 有效性原则—私法自治原则 | 第41页 |
2. 有效性标准—民事法律行为之法律构成 | 第41页 |
(二) 细化让与担保的生效构成要件——公示与清算程序 | 第41-43页 |
1. 完善公示程序 | 第41-42页 |
2. 完善清算程序 | 第42-43页 |
(三) 准确认定让与担保的效力范围和归属法域 | 第43-44页 |
1. 民法总则之民事法律行为领域 | 第43页 |
2. 民事法律之债法领域 | 第43-44页 |
(四) 细化让与担保效力瑕疵时的责任归属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