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专业词汇中英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4页 |
1.1 基因表达调控与染色质空间构象 | 第14页 |
1.2 染色质构象研究的主要技术 | 第14-17页 |
1.2.1 基于图像的技术 | 第14页 |
1.2.2 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及其衍生技术 | 第14-17页 |
1.3 环状RNA | 第17页 |
1.4 环状RNA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4.1 研究概况 | 第17页 |
1.4.2 形成机制 | 第17-19页 |
1.4.3 circRNA的主要类型 | 第19页 |
1.4.4 circRNA的功能探究 | 第19-20页 |
1.4.5 circRNA的主要生物信息学识别方法 | 第20-22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染色质构象捕获数据库的构建 | 第24-32页 |
2.0 前言 | 第24页 |
2.1 构建染色质构象捕获数据库 | 第24-29页 |
2.1.1 文献搜集 | 第24-25页 |
2.1.2 数据提取 | 第25-26页 |
2.1.3 建立评分体系 | 第26-28页 |
2.1.4 构建数据库 | 第28-29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2.2.1 数据库统计信息 | 第29-31页 |
2.2.2 与其他数据库的比较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一种检测环状RNA的潜在方法 | 第32-44页 |
3.1 前言 | 第32页 |
3.2 CICA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 第32-42页 |
3.2.1 CICA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2-36页 |
3.2.2 检测常规转录组的双末端测序数据 | 第36-37页 |
3.2.3 测试RNase R酶处理的转录组的双末端测序数据 | 第37-39页 |
3.2.4 CICA与CIRI检测结果的比较 | 第39-42页 |
3.3 讨论 | 第42-44页 |
3.3.1 现有circRNA识别算法的主要困难 | 第42页 |
3.3.2 CICA的创新点 | 第42页 |
3.3.3 CICA的潜在应用前景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4-46页 |
4.1 染色质构象捕获数据库(3CDB)的构建 | 第44页 |
4.2 检测环状RNA的潜在方法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附录A 3CDB网站页面展示 | 第52-55页 |
附录B 3CDB缺失值统计表 | 第55-56页 |
附录C CICA测试数据 | 第56-5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