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开发乳腺癌健康诊疗系统的意义 | 第12页 |
1.4 乳腺癌健康诊疗系统的特点 | 第12-13页 |
1.4.1 乳腺癌健康诊疗系统的目标 | 第12页 |
1.4.2 乳腺癌健康诊疗系统的功能特点 | 第12-13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及关联规则挖掘理论分析 | 第14-24页 |
2.1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第14-18页 |
2.1.1 基于B/S的体系结构 | 第14页 |
2.1.2 ASP.NET MVC框架与设计模式 | 第14-16页 |
2.1.3 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 | 第16页 |
2.1.4 UML统一建模语言 | 第16-17页 |
2.1.5 微信公众平台 | 第17-18页 |
2.2 基于乳腺癌诊治的数据挖掘概述 | 第18-19页 |
2.2.1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2.2 乳腺癌病理数据的挖掘方法和过程 | 第18-19页 |
2.2.3 乳腺癌病理数据挖掘中需关注的问题 | 第19页 |
2.3 关联规则挖掘相关技术分析 | 第19-23页 |
2.3.1 关联规则挖掘概述 | 第19-20页 |
2.3.2 关联规则简介 | 第20页 |
2.3.3 经典APRIORI算法分析 | 第20-22页 |
2.3.4 数据预处理技术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HDTS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4-43页 |
3.1 系统全局需求分析与总体目标设计 | 第24-28页 |
3.1.1 HDTS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3.1.2 HDTS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26页 |
3.1.3 HDTS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26-28页 |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28-32页 |
3.2.1 角色设计 | 第28页 |
3.2.2 用例识别 | 第28-29页 |
3.2.3 HDTS系统主模块分析 | 第29-32页 |
3.3 数据库设计 | 第32-42页 |
3.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3.3.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3.3.3 数据库E-R图设计 | 第35-37页 |
3.3.4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第37-42页 |
3.3.5 数据库的优化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HDTS系统的功能实现与关联规则挖掘应用 | 第43-70页 |
4.1 WEB端主要功能的实现 | 第43-58页 |
4.1.1 健康档案管理模块 | 第45-46页 |
4.1.2 乳腺疾病普查模块 | 第46-50页 |
4.1.3 乳腺癌病理诊治模块 | 第50-53页 |
4.1.4 双向转诊管理模块 | 第53-55页 |
4.1.5 术后跟踪治疗模块 | 第55-57页 |
4.1.6 系统管理级别模块 | 第57-58页 |
4.2 微信端主要功能的实现 | 第58-62页 |
4.2.1 便民互助模块 | 第59-60页 |
4.2.2 预约体检模块 | 第60-61页 |
4.2.3 专家坐诊模块 | 第61页 |
4.2.4 健康资讯模块 | 第61-62页 |
4.3 基于乳腺组织阻抗测量的关联规则挖掘及可视化分析 | 第62-69页 |
4.3.1 医学阻抗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第62-63页 |
4.3.2 乳腺组织阻抗测量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第63-64页 |
4.3.3 基于R语言的关联规则分析与介绍 | 第64-66页 |
4.3.4 规则结果说明及可视化 | 第66-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HDTS系统的测试及分析 | 第70-76页 |
5.1 测试原理和方法 | 第70-71页 |
5.2 测试环境 | 第71页 |
5.3 系统相关测试 | 第71-75页 |
5.3.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1-73页 |
5.3.2 用户界面测试 | 第73页 |
5.3.3 兼容性测试 | 第73页 |
5.3.4 容错测试 | 第73-74页 |
5.3.5 安全性测试 | 第74页 |
5.3.6 性能测试 | 第74-75页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第76-77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