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PAHs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2 PAHs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3 PAH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7-26页 |
2.1 采样点布置 | 第17-19页 |
2.2 样品分析 | 第19-25页 |
2.2.1 样品预处理 | 第19-21页 |
2.2.2 气质联用分析 | 第21-25页 |
2.2.3 方法质量控制 | 第25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第3章 鄱阳湖区沉积物和土壤中PAHS的赋存特征 | 第26-41页 |
3.1 鄱阳湖区不同区域样品中PAHS质量浓度结果统计 | 第26-30页 |
3.2 PAHS的分布特征 | 第30-38页 |
3.2.1 总体分析 | 第30-31页 |
3.2.2 沉积物中PAHs残留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3.2.3 土壤中PAHs残留特征分析 | 第32-34页 |
3.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PAHs残留特征对比 | 第34-36页 |
3.2.5 土壤和沉积物中PAHs残留特征对比 | 第36-38页 |
3.3 淡水湖泊沉积物中PAHS残留国内外对比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鄱阳湖区沉积物和土壤中PAHS的来源解析 | 第41-49页 |
4.1 来源解析方法介绍 | 第41-42页 |
4.2 比值分析法解析鄱阳湖区PAHS来源 | 第42-44页 |
4.3 主成分分析法解析鄱阳湖PAHS来源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2页 |
5.1 结论 | 第49-50页 |
5.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第50页 |
5.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50页 |
5.2.2 多角度对比分析鄱阳湖PAHs的赋存特征 | 第50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