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2-17页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0.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0.1.2 研究意义第13页
    0.2 文献综述第13-15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4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4-15页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0.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0.3.2 研究方法第16页
    0.4 创新点及不足第16-17页
1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第17-24页
    1.1 农村金融的概念和功能第17-19页
        1.1.1 农村金融的概念第17页
        1.1.2 农村金融的功能第17-19页
    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第19-21页
        1.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第19-20页
        1.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第20页
        1.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20-21页
    1.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渠道分析第21-24页
        1.3.1 农村金融发展为农业经营者增加融资渠道第22页
        1.3.2 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22页
        1.3.3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业基础建设第22-24页
2 山东省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第24-36页
    2.1 山东省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分析第24-31页
        2.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第24-25页
        2.1.2 农村金融总量分析第25-27页
        2.1.3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分析第27-29页
        2.1.4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分析第29页
        2.1.5 山东省农村地区储蓄—投资转化率分析第29-31页
    2.2 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状况分析第31-36页
        2.2.1 农业生产总值分析第31-33页
        2.2.2 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分析第33-34页
        2.2.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第34-36页
3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第36-43页
    3.1 实证研究模型构造第36页
    3.2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第36-38页
        3.2.1 指标选取第36-37页
        3.2.2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37-38页
    3.3 实证分析过程第38-42页
        3.3.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第38-39页
        3.3.2 协整检验第39-41页
        3.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41-42页
    3.4 实证结论第42-43页
4 推动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建议第43-49页
    4.1 健全金融发展模式第43-44页
        4.1.1 严防农村贷款表面化,减少农村资金外流第43-44页
        4.1.2 混合推进“供给领先型”和“需求追随型”金融模式第44页
    4.2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第44-46页
        4.2.1 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涉农服务第44-45页
        4.2.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第45页
        4.2.3 成立农村社区银行第45-46页
        4.2.4 重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第46页
    4.3 健全和完善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第46-47页
        4.3.1 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第46页
        4.3.2 确定合理支农贷款利率水平第46-47页
        4.3.3 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第47页
    4.4 加强山东省农村金融监管第47-49页
        4.4.1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第47页
        4.4.2 强化山东省农村金融监管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枣庄市为例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