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战地报道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8-12页 |
一、选题理由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第14-1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范长江战地报道的主题分析 | 第17-29页 |
第一节 反映战场局势 | 第17-25页 |
一、报道抗日主战场的战况 | 第17-21页 |
二、生动刻画军队高级将领 | 第21-25页 |
第二节 描写民众生活与个体经验 | 第25-29页 |
一、反映战时民众生活 | 第25-27页 |
二、记述具有游记色彩的个体经历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范长江战地报道的立场分析 | 第29-49页 |
第一节 批评国民党战时政治 | 第31-42页 |
一、抨击战事组织紊乱 | 第32-37页 |
二、揭露政府官僚行径 | 第37-41页 |
三、指出信息工作失职 | 第41-42页 |
第二节 鼓舞民众团结抗战 | 第42-49页 |
一、热烈激励抗战情绪 | 第42-47页 |
二、纠正民间观念偏差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范长江战地报道的特色及其成因分析 | 第49-64页 |
第一节 范长江战地报道的特色分析 | 第49-55页 |
一、敏锐的军事判断力 | 第49-51页 |
二、浓厚的政论色彩 | 第51-53页 |
三、充足的人文关怀 | 第53-55页 |
第二节 范长江战地报道特色的成因分析 | 第55-64页 |
一、早期军旅生活与前线慰劳经历的影响 | 第55-58页 |
二、政治军事知识的积累 | 第58-61页 |
三、家国情怀与群众观点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