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电压调整论文

基于监测点优化配置的电压暂降源定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8-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3页
        1.2.1 统计评估法第12页
        1.2.2 随机预估法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6页
第2章 电压暂降计算方法第16-30页
    2.1 电力系统元件等值第16-19页
        2.1.1 线路等值第16页
        2.1.2 变压器等值第16-18页
        2.1.3 发电机等值第18-19页
    2.2 电力系统节点阻抗矩阵第19-20页
    2.3 电力系统电压暂降解析算法第20-29页
        2.3.1 三相短路第20-22页
        2.3.2 对称分量法第22-24页
        2.3.3 单相接地短路计算第24-26页
        2.3.4 两相短路计算第26-28页
        2.3.5 两相接地短路计算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虚拟节点法建立可观测矩阵第30-40页
    3.1 可观测矩阵第30页
    3.2 虚拟节点法求电压暂降临界距离第30-36页
        3.2.1 辐射状配电网电压暂降临界距离第30-32页
        3.2.2 非辐射状配电网电压暂降临界距离第32-36页
    3.3 迭代法求临界故障点第36-38页
    3.4 设置故障点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电压暂降监测点优化配置第40-58页
    4.1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第40-42页
    4.2 仿真模型介绍第42-45页
    4.3 仿真结果分析第4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基于优化配置方案的暂降源定位第58-64页
    5.1 故障点的定位估计模型第58-59页
    5.2 故障线路识别第59页
    5.3 仿真分析第59-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6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故障定位装置开发第64-76页
    6.1 硬件设计第64-67页
    6.2 软件设计第67-72页
        6.2.1 电压信号采集部分第68-69页
        6.2.2 电压暂降监测部分第69-71页
        6.2.3 故障定位部分第71-72页
    6.3 通讯系统设计第72-75页
        6.3.1 系统的通讯方式简介第72页
        6.3.2 通讯系统的工作模式第72-73页
        6.3.3 前置机通讯程序设计第73页
        6.3.4 上位机通讯程序设计第73-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4页
个人简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极航道利用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下一篇:集二铁路路堤风蚀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