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团场旅游规划研究--以第四师七十二团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国家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 第10-11页 |
1.1.2 兵团旅游发展全面升级 | 第11页 |
1.1.3 团场旅游发展特色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 | 第22-42页 |
2.1 兵团团场的概念及特性 | 第22-31页 |
2.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第22页 |
2.1.2 团场 | 第22-25页 |
2.1.3 兵团与团场的基本特征 | 第25-31页 |
2.2 团场旅游的概念及特性 | 第31-36页 |
2.2.1 团场旅游 | 第31页 |
2.2.2 团场旅游的开发类型 | 第31-32页 |
2.2.3 团场旅游的特点 | 第32-35页 |
2.2.4 团场旅游与地方旅游的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2.3 团场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 | 第36-39页 |
2.3.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6-37页 |
2.3.2 区域旅游整合理论 | 第37页 |
2.3.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37-38页 |
2.3.4 RMP理论 | 第38-39页 |
2.4 旅游规划法规条例 | 第39-40页 |
2.4.1 旅游规划 | 第39页 |
2.4.2 旅游规划的类型 | 第39页 |
2.4.3 旅游规划的法规条例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团场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第42-62页 |
3.1 区域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 | 第42-43页 |
3.1.1 区域旅游规划 | 第42页 |
3.1.2 区域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 | 第42-43页 |
3.2 团场旅游规划的特殊要求 | 第43-45页 |
3.2.1 团场旅游规划 | 第43-44页 |
3.2.2 团场旅游规划的特殊要求 | 第44-45页 |
3.3 团场旅游规划原则 | 第45-47页 |
3.4 团场旅游规划技术路线 | 第47-49页 |
3.4.1 阶段划分 | 第47-48页 |
3.4.2 技术路线 | 第48-49页 |
3.5 团场旅游规划的重点内容 | 第49-60页 |
3.5.1 团场旅游资源分析 | 第49-52页 |
3.5.2 团场客源市场分析 | 第52-54页 |
3.5.3 团场旅游形象定位 | 第54-56页 |
3.5.4 团场旅游空间规划 | 第56-59页 |
3.5.5 团场旅游产品开发 | 第59-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七十二团旅游规划研究 | 第62-84页 |
4.1 团场基本特征分析 | 第62-66页 |
4.1.1 发展历程复杂 | 第62-64页 |
4.1.2 屯垦戍边职能 | 第64-65页 |
4.1.3 不连贯的空间 | 第65页 |
4.1.4 多元文化交融 | 第65页 |
4.1.5 组织体制特殊 | 第65-66页 |
4.2 团场旅游资源分析 | 第66-73页 |
4.2.1 旅游资源分类 | 第66-68页 |
4.2.2 旅游资源评价 | 第68-70页 |
4.2.3 旅游竞合分析 | 第70-73页 |
4.3 团场客源市场分析 | 第73-76页 |
4.3.1 客源市场分析 | 第73页 |
4.3.2 客源市场细分 | 第73-74页 |
4.3.3 客源市场预测 | 第74-75页 |
4.3.4 客源市场定位 | 第75-76页 |
4.4 团场旅游形象定位 | 第76-77页 |
4.4.1 形象定位 | 第76-77页 |
4.4.2 形象推广 | 第77页 |
4.5 团场旅游空间规划 | 第77-80页 |
4.5.1 空间布局 | 第77-78页 |
4.5.2 功能分区 | 第78-79页 |
4.5.3 线路组织 | 第79-80页 |
4.6 团场旅游产品开发 | 第80-82页 |
4.6.1 旅游产品营销模式 | 第80页 |
4.6.2 旅游产品体系策划 | 第80-8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4-8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5.2 研究创新点 | 第85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