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6-17页 |
前言 | 第17-20页 |
第一章 蒲公英多糖的提取及测定 | 第20-2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0页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 方法 | 第21-22页 |
2.1 蒲公英多糖的提取 | 第21页 |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1-22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22页 |
3 结果 | 第22-25页 |
3.1 模型适应性分析 | 第22-23页 |
3.2 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 第23-24页 |
3.3 模型验证 | 第24-25页 |
4 讨论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蒲公英多糖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第28-48页 |
1 材料 | 第28-31页 |
1.1 实验药物 | 第28页 |
1.2 细胞株 | 第28-29页 |
1.3 细胞培养基 | 第29页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9页 |
1.5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1.6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 第30-31页 |
2 方法 | 第31-39页 |
2.1 细胞的复苏、培养与冻存 | 第31-32页 |
2.1.1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第31页 |
2.1.2 细胞冻存 | 第31-32页 |
2.2 蒲公英多糖的制备 | 第32页 |
2.3 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 第32-33页 |
2.4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第33-34页 |
2.5 细胞凋亡检测 | 第34-35页 |
2.6 western blot法检测P53、Bax、Bcl-2蛋白的表达 | 第35-38页 |
2.6.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35页 |
2.6.2 蛋白含量测定 | 第35-36页 |
2.6.3 制胶和电泳 | 第36-37页 |
2.6.4 转膜 | 第37页 |
2.6.5 免疫反应 | 第37-38页 |
2.6.6 显色反应 | 第38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 | 第39-43页 |
3.1 蒲公英多糖对MCF-7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39页 |
3.2 蒲公英多糖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蒲公英多糖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蒲公英多糖对MCF-7细胞中P53、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8页 |
第三章 蒲公英多糖对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 第48-60页 |
1 材料 | 第48-49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48页 |
1.2 细胞株 | 第48页 |
1.3 细胞培养基 | 第48-49页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9页 |
1.5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9页 |
2 方法 | 第49-53页 |
2.1 实验分组 | 第49-50页 |
2.2 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50页 |
2.3 裸鼠移植瘤瘤体大小测量 | 第50页 |
2.4 肿瘤重量测量 | 第50-51页 |
2.5 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和Bax的表达 | 第51-53页 |
2.5.1 组织样品处理 | 第51页 |
2.5.2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 | 第51-53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53页 |
3 结果 | 第53-57页 |
3.1 裸鼠一般情况观察 | 第53页 |
3.2 裸鼠移植瘤体积检测结果 | 第53-54页 |
3.3 裸鼠移植瘤重量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3.4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第55-57页 |
4 讨论 | 第57-60页 |
不足及展望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70页 |
英文论文一 | 第70-86页 |
英文论文二 | 第86-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