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 1.2.3 文献评述 | 第18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9-20页 |
| 1.4.1 主要工作 | 第19页 |
| 1.4.2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1-27页 |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5页 |
| 2.1.1 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内涵及特征 | 第21-22页 |
| 2.1.2 住房保障的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 2.2 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 2.2.1 推拉理论 | 第25页 |
| 2.2.2 托达罗理论 | 第25页 |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5-26页 |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太原市新老两代农民工住房现状分析 | 第27-41页 |
| 3.1 问卷调查设计 | 第27-31页 |
| 3.1.1 调查范围 | 第27-28页 |
| 3.1.2 调查方法 | 第28页 |
| 3.1.3 样本基本情况 | 第28-31页 |
| 3.2 太原市新老农民工住房保障现状分析 | 第31-39页 |
| 3.2.1 农民工住房现状 | 第31-35页 |
| 3.2.2 新老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未来住房期望分析 | 第35-39页 |
| 3.3 太原市新老农民工家乡住房情况 | 第39-40页 |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太原市新老两代农民工住房需求差异分析 | 第41-53页 |
| 4.1 太原市新老农民工住房需求差异的主导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 4.1.1 模型的建立和变量的选择 | 第41-42页 |
| 4.1.2 太原市新老农民工住房需求差异的主导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 4.2 太原市新老农民工宅基地折价意愿影响因素 | 第45-49页 |
| 4.2.1 模型的建立和变量的选择 | 第45-46页 |
| 4.2.2 太原市新老农民工宅基地折价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 4.3 太原市新老农民工住房需求差异的分析 | 第49-52页 |
| 4.3.1 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的方法 | 第49-50页 |
| 4.3.2 秩和检验的需求差异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解决太原市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第53-59页 |
| 5.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工的基本住房权益 | 第53-54页 |
| 5.2 多方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规范运行 | 第54-55页 |
| 5.3 多元化提高农民工收入,提高农民工住房支付能力 | 第55-56页 |
| 5.4 完善住房配套设施,改善住房环境 | 第56-57页 |
| 5.5 传播家庭发展理念,加强政策中家庭发展导向 | 第57页 |
| 5.6 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 第57-58页 |
| 5.7 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 1、结论 | 第59页 |
| 2、展望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3页 |
| 附录1太原市新老两代农民工住房情况调查问卷 | 第60-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