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宠物螨病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1 螨病的流行特点 | 第11页 |
1.1.2 常见宠物螨种类 | 第11-13页 |
1.1.3 宠物螨病治疗现状 | 第13-14页 |
1.2 纳米乳的研究概括 | 第14-15页 |
1.2.1 纳米乳的研究历史 | 第14-15页 |
1.2.2 纳米乳的制备方法 | 第15页 |
1.3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主要药物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1 茶树油 | 第15-16页 |
1.3.2 丁香酚 | 第16-18页 |
1.3.3 百里香酚 | 第18-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制备 | 第20-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2.1.1 材料 | 第20页 |
2.2 方法 | 第20-21页 |
2.2.1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配方筛选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2.3.1 结果 | 第21-24页 |
2.3.2 讨论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第26-32页 |
3.1 材料与试剂 | 第26页 |
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3.3 方法与结果 | 第26-29页 |
3..3.1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类型鉴定 | 第26-27页 |
3.3.2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稳定性试验 | 第27-28页 |
3.3.3 电镜下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形态 | 第28页 |
3.3.4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粒径分析 | 第28-29页 |
3.3.5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zeta电位分析 | 第29页 |
3.4 讨论 | 第29-30页 |
3.5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成分与含量分析 | 第32-45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32页 |
4.1.1 试剂 | 第32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4.2 方法 | 第32-35页 |
4.2.1 薄层色谱分析法(TLC)鉴定 | 第32-34页 |
4.2.2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含量分析 | 第34-3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4.3.1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TLC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4.3.2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HPLC色谱仪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4.4 讨论 | 第43页 |
4.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 第45-5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5.1.1 材料 | 第45页 |
5.1.2 方法 | 第45-46页 |
5.2 皮肤刺激的评价标准 | 第46-47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5.3.1 完整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 第47-48页 |
5.3.2 损伤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 第48页 |
5.4 讨论 | 第48-49页 |
5.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复方茶树油杀螨纳米乳的离体杀螨试验 | 第50-52页 |
6.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6.1.2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6.2 方法 | 第50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6.4 讨论 | 第51页 |
6.5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缩略词表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