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1页
        1.2.1 国内研究成果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成果第11页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1-12页
    1.4 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2-13页
第2章 我国做市商制度现状分析第13-23页
    2.1 引入做市商制度前后市场表现第13-17页
        2.1.1 市场流动性增长较快,但后力不足第14-15页
        2.1.2 二级市场成交企业数较低,部分企业申请转板第15-17页
        2.1.3 一级市场增发受青睐,长期发展有下降趋势第17页
    2.2 新三板做市企业情况分析第17-19页
        2.2.1 企业数量增速逐渐放缓第17-18页
        2.2.2 做市企业行业分布较为集中第18-19页
        2.2.3 做市企业市盈率高于新三板企业平均水平第19页
    2.3 做市商制度对各利益主体的影响第19-23页
        2.3.1 对投资者意义,提供客观、合理价格第20页
        2.3.2 对监管者的意义,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监管成本第20-21页
        2.3.3 对做市商的意义,增强实力,提升自身价值第21页
        2.3.4 对挂牌企业的意义,提升估值第21-23页
第3章 我国做市商制度实证分析第23-37页
    3.1 做市商选择做市企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第23-26页
        3.1.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23-24页
        3.1.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4-25页
        3.1.3 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第25-26页
        3.1.4 结论分析第26页
    3.2 做市企业流动性实证研究第26-31页
        3.2.1 理论基础第27页
        3.2.2 数据来源与样本的选取第27-28页
        3.2.3 研究思路及数据处理第28-29页
        3.2.4 研究过程第29页
        3.2.5 实证结果和分析第29-31页
    3.3 做市企业市场效率实证研究第31-35页
        3.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第31页
        3.3.2 研究思路和数据处理第31页
        3.3.3 实证结果和分析第31-35页
    3.4 结论第35-37页
        3.4.1 做市效率下降,投资者预期下降第35-36页
        3.4.2 流动性并没有改善,逐渐有企业选择退出做市第36-37页
第4章 做市商制度的发展建议第37-39页
    4.1 增加做市商数量,增加市场竞争第37页
    4.2 适当降低投资者门槛第37页
    4.3 建立完善的转板机制第37-38页
    4.4 提升做市企业的质量,吸引投资者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P速冻米饭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涉入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