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26页 |
1.1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11-14页 |
1.2 硫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14-20页 |
1.2.1 以CS_2为底物合成硫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 第14-17页 |
1.2.2 以异硫氰酸酯为底物合成含硫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 第17-18页 |
1.2.3 以硫脲为底物合成硫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 第18-20页 |
1.3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1.3.1 抗癌活性 | 第20-21页 |
1.3.2 抗惊厥活性 | 第21-22页 |
1.3.3 抑菌活性 | 第22-23页 |
1.3.4 降压和降血糖活性 | 第23-24页 |
1.3.5 过氧化物酶(MPO)抑制剂 | 第24-25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2 2-硫亚基喹唑啉-4(1H)-酮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 第26-4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2.1.1 实验试剂规格和仪器设备 | 第26页 |
2.1.2 实验路线 | 第26-27页 |
2.1.3 分子对接预测化合物潜在抑菌活性的计算方法 | 第27页 |
2.1.4 2-硫亚基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的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9页 |
2.2.1 合成条件优化 | 第28-30页 |
2.2.2 底物拓展 | 第30-32页 |
2.2.3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32-33页 |
2.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33-35页 |
2.2.5 利用AutoDock软件对化合物抑菌活性进行推测 | 第35-38页 |
2.2.6 2-硫亚基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试及构效关系分析 | 第38-39页 |
2.3 小结 | 第39-40页 |
3 喹唑啉酮席夫碱及双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 第40-5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3.1.1 实验试剂规格和仪器设备 | 第40页 |
3.1.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41页 |
3.1.3 实验路线 | 第41页 |
3.1.4 喹唑啉酮席夫碱和双喹唑啉酮类化合物抑制细菌的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2-56页 |
3.2.1 合成条件优化 | 第42页 |
3.2.2 底物拓展 | 第42-49页 |
3.2.3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49-50页 |
3.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50-54页 |
3.2.5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 第54-56页 |
3.3 小结 | 第56-57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4.1 结论 | 第57页 |
4.2 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录 | 第67-97页 |
附录A: 缩略词简表(Abbreviations) | 第67-68页 |
附录B: 试验中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68-71页 |
附录C: 代表化合物的谱图 | 第71-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