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语音口鼻气流信号采集及其在汉语塞音发音中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1 生理语音学 | 第8-10页 |
1.1.2 普通话塞音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创新工作 | 第12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5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口鼻气流测量仪 | 第14-26页 |
2.1 口鼻面罩 | 第14-16页 |
2.1.1 面罩选择 | 第15页 |
2.1.2 口鼻分隔部件 | 第15-16页 |
2.2 气压差传感器 | 第16-18页 |
2.2.1 压差式气流测量原理 | 第16-17页 |
2.2.2 传感器的选择 | 第17-18页 |
2.3 信号调理电路 | 第18-23页 |
2.3.1 电平转换电路 | 第19-20页 |
2.3.2 电源电路 | 第20-21页 |
2.3.3 滤波放大电路 | 第21-22页 |
2.3.4 电路实现与噪声屏蔽 | 第22-23页 |
2.4 口鼻气流测量仪标定 | 第23-25页 |
2.4.1 标定原理 | 第23-24页 |
2.4.2 标定设备 | 第24-25页 |
2.4.3 标定实验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语音实验设计 | 第26-32页 |
3.1 实验语料和实验对象 | 第26-29页 |
3.1.1 初步测试实验 | 第26-28页 |
3.1.2 实验语料 | 第28-29页 |
3.1.3 实验对象 | 第29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3.3 实验测量 | 第30-31页 |
3.3.1 语段标注 | 第30-31页 |
3.3.2 数据统计计算 | 第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数据处理程序 | 第32-40页 |
4.1 数据读取 | 第32-34页 |
4.1.1 数据记录仪DAS40 | 第32-33页 |
4.1.2 文件格式分析 | 第33-34页 |
4.2 标定系数计算 | 第34-35页 |
4.3 数据绘制和标注 | 第35-37页 |
4.3.1 数据绘制 | 第35-37页 |
4.3.2 发音过程标注 | 第37页 |
4.4 统计计算 | 第37-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5.1 口气流 | 第41页 |
5.2 鼻气流 | 第41-42页 |
5.3 延迟的鼻音共鸣 | 第42页 |
5.4 分析讨论 | 第42-4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总结 | 第45页 |
6.2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