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菊花及近缘种属植物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鉴定及合成机制初步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引言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9页
    1 植物挥发物的收集方法第15-20页
        1.1 蒸馏法第15-16页
        1.2 溶剂法第16-18页
        1.3 吸附法第18-20页
    2 植物挥发物质第20-28页
        2.1 植物挥发物的功能第21-24页
        2.2 植物挥发物的种类与合成第24-28页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不同方法提取香蒿叶片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第29-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1.1 实验仪器与植物材料第30页
        1.2 水蒸气蒸馏第30页
        1.3 溶剂提取法第30页
        1.4 顶空—固相微萃取第30页
        1.5 GC-MS升温程序与质谱条件第30-31页
        1.6 数据处理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9页
        2.1 水蒸气蒸馏提取的香蒿叶片挥发物第31页
        2.2 溶剂提取的香蒿叶片挥发物第31-33页
        2.3 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的香蒿叶片挥发物第33-34页
        2.4 三种不同提取方法下香蒿叶片的挥发物成分分析第34-39页
    3 讨论第39-41页
第三章 黄花蒿与菊花品种‘南农红枫’叶片挥发物对蚜虫取食趋向的影响第41-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1.1 植物材料与蚜虫饲养第43页
        1.2 蚜虫接种处理第43页
        1.3 “Y”型嗅觉仪蚜虫行为趋向测试第43页
        1.4 顶空-固相微萃取采集叶片挥发物第43-44页
        1.5 GC-MS升温程序与质谱条件第44页
        1.6 数据处理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53页
        2.1 “Y”型嗅觉仪蚜虫行为趋向测试第44-46页
        2.2 挥发物质成分分析第46-53页
    3 讨论第53-57页
第四章 菊花及近缘种属植物花朵香气成分的鉴定与分析第57-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61页
        1.1 植物材料第58-60页
        1.2 样品前处理第60页
        1.3 HS-SPME条件的优化第60页
        1.4 GC-MS试验条件和参数第60-61页
        1.5 GC-MS数据分析第61页
        1.6 统计学分析第6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1-68页
        2.1 SPME条件的优化第61-62页
        2.2 花朵香气物质挥发量的差异第62-63页
        2.3 花朵香气挥发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第63-65页
        2.4 花朵香气类型的分类第65-68页
    3 讨论第68-71页
第五章 ‘滁菊’萜类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与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第71-8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2-77页
        1.1 植物材料、试剂、载体与菌株第72页
        1.2 菊花CmGPPS、CmHMGR、CmFPPS的克隆第72-73页
        1.3 菊花CmWRKYs在花朵开放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第73页
        1.4 ‘滁菊’花朵不同开放阶段花朵香气组分的GC-MS检测第73-74页
        1.5 亚细胞定位分析第74-76页
        1.6 转录激活活性分析第76-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6页
        2.1 菊花CmGPPS、CmHMGR、CmFPPS基因的克隆第77-79页
        2.2 ‘滁菊’花朵不同开放阶段花朵香气成分分析第79-83页
        2.3 菊花CmWRKYs在花朵开放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第83-85页
        2.4 CmWRKY7和CmWRKY9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分析第85-86页
    3 讨论第86-89页
全文结论第89-91页
创新点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7页
附录第107-1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第161-163页
致谢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ranscriptomic Sequencing Analysts and Comparison of Biological Networks Involved in Grapevine Leaf and Fruit Development
下一篇:番茄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及幼苗响应热胁迫的microRNA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