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第12-14页 |
1.2 缺陷桩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缺陷桩计算机模拟研究 | 第14-15页 |
1.2.2 缺陷桩模型试验研究 | 第15-16页 |
1.3 桩基加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传统方法 | 第16页 |
1.3.2 注浆加固法 | 第16-18页 |
1.4 钢管桩加固性能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19-22页 |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9-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缺陷桩身加固方法与桩基荷载分布分析 | 第22-35页 |
2.1 缺陷桩身加固方法分类的初步分析 | 第22-24页 |
2.1.1 缺陷桩身加固方法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2.1.2 缺陷桩身加固技术按加固体的力学特性分类 | 第23-24页 |
2.2 基于桩基理论的荷载分配分析 | 第24-30页 |
2.2.1 单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 | 第24-26页 |
2.2.2 群桩荷载分配分析 | 第26-30页 |
2.3 基于复合地基理论的桩土荷载分配分析 | 第30-33页 |
2.3.1 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第30-31页 |
2.3.2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第31-32页 |
2.3.3 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配 | 第32-33页 |
2.4 钢管-注浆加固法荷载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模型桩室内试验研究 | 第35-126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35页 |
3.2 试验内容 | 第35-36页 |
3.3 试验方案与模型尺寸 | 第36-39页 |
3.3.1 现场加固过程 | 第36-37页 |
3.3.3 试验方案 | 第37-38页 |
3.3.4 模型尺寸 | 第38-39页 |
3.4 模型桩材料 | 第39-43页 |
3.5 模型桩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 第43-51页 |
3.5.1 钢管拉伸试验 | 第43-46页 |
3.5.2 混凝土配比试验 | 第46-48页 |
3.5.3 水泥净浆水灰比试验 | 第48-51页 |
3.6 模型桩制作 | 第51-62页 |
3.6.1 试验准备工作 | 第51-52页 |
3.6.2 模型桩及试块制作 | 第52-56页 |
3.6.3 模型桩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质试验 | 第56-60页 |
3.6.4 模型桩水泥净浆试块力学性质试验 | 第60-62页 |
3.7 模型桩试验 | 第62-98页 |
3.7.1 模型桩桩身完整性试验 | 第62-80页 |
3.7.2 模型桩桩身强度试验 | 第80-98页 |
3.8 模型桩试验结果分析 | 第98-126页 |
3.8.1 桩身强度分析 | 第98-103页 |
3.8.2 桩顶荷载分配分析 | 第103-121页 |
3.8.3 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分析 | 第121-12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29页 |
4.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126-127页 |
4.2 展望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