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一) 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二)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三) 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与保障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四) 研究述评 | 第20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20-22页 |
(一) 专业认证 | 第21页 |
(二) 工程教育质量 | 第21-22页 |
(三) 质量保障 | 第22页 |
四、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第22-25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基于三大理念的中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对标研究 | 第25-33页 |
一、三大理念构成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基础 | 第25-27页 |
(一) 认证标准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 第25-26页 |
(二) 认证标准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 | 第26页 |
(三) 认证标准要求质量持续改进 | 第26-27页 |
二、中美两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标研究 | 第27-30页 |
(一) 中美两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况 | 第27-28页 |
(二) 中美两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对比 | 第28-30页 |
三、中美两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相同点与差异点 | 第30-33页 |
(一) 相同点 | 第30-31页 |
(二) 差异点 | 第31-33页 |
第三章 ABET认证:E大学化工专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升 | 第33-41页 |
一、E大学化工专业ABET认证概况 | 第33-35页 |
(一) 认证背景 | 第33页 |
(二) 认证过程及结果 | 第33-35页 |
二、基于ABET认证的E大学化工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 第35-39页 |
(一)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 第35-36页 |
(二) 普遍提高安全意识 | 第36-37页 |
(三) 建立完善持续改进机制 | 第37-39页 |
三、ABET认证建立了E大学化工专业教育质量保障 | 第39-41页 |
第四章 CEEAA认证:E大学四大工科专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升 | 第41-56页 |
一、E大学四大工科专业CEEAA认证概况 | 第41-45页 |
(一) 四大工科专业简介 | 第41-42页 |
(二) 四大工科专业认证背景 | 第42-43页 |
(三) 四大工科专业认证优势 | 第43-44页 |
(四) 四大工科专业认证过程及结果 | 第44-45页 |
二、基于CEEAA认证的E大学四大工科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 第45-54页 |
(一) 培养目标得到了修订与完善 | 第45-48页 |
(二) 培养过程持续改进 | 第48-50页 |
(三) 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 第50-52页 |
(四) 课程体系更加合理 | 第52-54页 |
三、CEEAA认证建立了E大学四大工科专业教育质量保障 | 第54-56页 |
第五章 E大学专业认证对建立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启示 | 第56-60页 |
一、E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特征 | 第56-57页 |
(一)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 第56页 |
(二) 合理制定培养目标 | 第56页 |
(三) 关注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 第56-57页 |
(四)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第57页 |
(五) 重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 第57页 |
二、关于建立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启示 | 第57-60页 |
(一)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 第57-58页 |
(二) 形成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 第58页 |
(三)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 第58-59页 |
(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