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创新点摘要第5-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5-3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8页
        1.1.1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第15-16页
        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第16页
        1.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现实需求第16-17页
        1.1.4 青海藏区需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33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9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29-33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3-36页
        1.3.1 研究思路第33-34页
        1.3.2 研究方法第34-36页
第2章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理论依据第36-61页
    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第36-44页
        2.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37-40页
        2.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40-44页
    2.2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第44-48页
        2.2.1 民族性第44-45页
        2.2.2 人民性第45-46页
        2.2.3 层次性第46-47页
        2.2.4 动态性第47-48页
    2.3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第48-61页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大众化的思想第48-51页
        2.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观第51-54页
        2.3.3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思想第54-55页
        2.3.4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55-57页
        2.3.5 政治传播理论第57-58页
        2.3.6 政治社会化理论第58-61页
第3章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必然与现实可能第61-92页
    3.1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必然第61-80页
        3.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第61-66页
        3.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向深入的内在需要第66-72页
        3.1.3 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72-80页
    3.2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可能第80-92页
        3.2.1 青海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较充分条件第80-85页
        3.2.2 青海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社会基础第85-89页
        3.2.3 青海藏区民族干部素质显著提高提供了智力支持第89-92页
第4章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与原因第92-135页
    4.1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查与分析第92-116页
        4.1.1 调研说明第92-93页
        4.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93-95页
        4.1.3 主要的调研问题第95-110页
        4.1.4 调研分析第110-116页
    4.2 青海藏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第116-120页
        4.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同青海藏区大众还存在“距离感”第116-118页
        4.2.2 青海藏区部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第118-119页
        4.2.3 不良社会思潮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第119-120页
        4.2.4 部分社会阶层未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第120页
    4.3 青海藏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原因第120-135页
        4.3.1 民族意识与宗教信仰的复杂交织第120-124页
        4.3.2 经济、社会、教育的相对落后第124-126页
        4.3.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网络复杂环境的挑战第126-131页
        4.3.4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冲击第131-132页
        4.3.5 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严重挫折第132-133页
        4.3.6 理论宣传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落后于时代要求第133-135页
第5章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路径第135-165页
    5.1 了解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其当代中国化第135-143页
        5.1.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第135-138页
        5.1.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138-141页
        5.1.3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141-143页
    5.2 激发并明确“青海藏区大众”“大众化”的主体性与差异性第143-147页
        5.2.1 激发青海藏区“传播者”和“普众”的主体性第144-145页
        5.2.2 明确青海藏区“普众”的差异性第145-147页
    5.3 培养和造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素质“传播者”第147-150页
        5.3.1 坚定的政治信念第147页
        5.3.2 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第147-149页
        5.3.3 灵活多样的传播艺术第149-150页
    5.4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形式的创新第150-162页
        5.4.1 利用民族化与通俗化的语言与文字第150-154页
        5.4.2 运用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第154-157页
        5.4.3 实现媒体融合第157-162页
    5.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青海藏区具体政策的统一第162-165页
        5.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青海藏区具体政策措施的有机结合第162-163页
        5.5.2 青海藏区大众从具体政策措施的受惠到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觉第163-165页
结语第165-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82-183页
致谢第183-184页
作者简介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海域赤潮甲藻孢囊形态与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海域上的权利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