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MLCC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 X8R型BaTiO_3基介电陶瓷材料的改性 | 第14-17页 |
1.3.1 晶粒尺寸效应和内应力 | 第15页 |
1.3.2 相变扩散和展峰效应 | 第15页 |
1.3.3 移峰效应 | 第15-16页 |
1.3.4 “芯-壳”结构 | 第16-17页 |
1.4 X8R型BaTiO_3基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研究 | 第17-18页 |
1.4.1 固相法 | 第17-18页 |
1.4.2 湿化学包覆法 | 第18页 |
1.5 低温烧结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5.1 助烧剂的助烧机制 | 第19页 |
1.5.2 助烧剂的添加方式 | 第19-20页 |
1.6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Nb_2O_5-Co_3O_4-La_2O_3包覆对Ba_(0.991)Bi_(0 006)TiO_3微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影响 | 第22-33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2.2.1 试剂及仪器 | 第23页 |
2.2.2 Ba_(0.991)Bi_(0.006)TiO_3@Nb_2O_5-Co_3O_4-La_2O_3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2.3.1 La_2O_3包覆量对Ba_(0.991)Bi_(0.006)TiO_3@Nb_2O_5-Co_3O_4-La_2O_3粉体及其陶瓷的影响 | 第24-28页 |
2.3.2 烧结温度对陶瓷相组成、微观形貌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28-31页 |
2.4 结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ZnO-B_2O_3-SiO_2包覆对Ba_(0.991)Bi(0.006)TiO_3微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影响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3.2.1 试剂及仪器 | 第34页 |
3.2.2 Ba_(0.991)Bi_(0.006)TiO_3@ZnO-B_2O_3-SiO_2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3.3.1 ZnO-B_2O_3-SiO_2包覆量对Ba_(0.991)Bi_(0.006)TiO_3粉体及其陶瓷的影响 | 第35-41页 |
3.3.2 烧结温度对陶瓷相组成、微观形貌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3.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ZnO-B_2O_3-SiO_2包覆对Ba_(0.991)Bi_(0.006)TiO_3@Nb_2O_5-Co_3O_4-La_2O_3微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影响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4.2.1 试剂及仪器 | 第46页 |
4.2.2 Ba_(0.991)Bi_(0.006)TiO_3@Nb_2O_5-Co_3O_4-La_2O_3@ZnO-B_2O_3-SiO_2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3.1 ZnO-B_2O_3-SiO_2包覆量对粉体及其陶瓷的影响 | 第47-52页 |
4.3.2 烧结温度对陶瓷相组成、微观形貌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进一步需要完善的工作 | 第55-58页 |
5.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55-57页 |
5.2 进一步需要完善的工作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