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

基于动态客流的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理论与方法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5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7-30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7-22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22-28页
        1.2.3 研究现状总结第28-30页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1.3.1 研究目标第30-31页
        1.3.2 研究内容第31-32页
        1.3.3 关键技术问题第32页
    1.4 论文结构第32-35页
第2章 基于动态客流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机理第35-52页
    2.1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概述第35-39页
    2.2 高速铁路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变化规律第39-47页
    2.3 基于动态客流的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业务分析第47-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基于给定客流的高速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第52-78页
    3.1 问题分析第52-55页
    3.2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模型第55-63页
        3.2.1 基本概念与符号说明第55-59页
        3.2.2 数学模型第59-61页
        3.2.3 模型说明第61-62页
        3.2.4 模型的复杂性第62-63页
        3.2.5 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第63页
    3.3 模型的求解第63-74页
        3.3.1 车站等级的划分第65-66页
        3.3.2 高等级列车开行方案的求解第66-68页
        3.3.3 低等级列车开行方案的求解第68-74页
    3.4 案列分析第74-76页
        3.4.1 案例背景第74-75页
        3.4.2 基本数据与参数设置第75页
        3.4.3 算法比较第75-76页
    3.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4章 基于动态客流的高速列车开行方案的鲁棒优化模型研究第78-93页
    4.1 问题分析第78-79页
    4.2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鲁棒优化模型第79-84页
        4.2.1 边界假设与符号说明第80-81页
        4.2.2 数学模型第81-83页
        4.2.3 模型的转化第83-84页
        4.2.4 模型的说明第84页
        4.2.5 模型的复杂性第84页
    4.3 两阶段方法求解模型第84-89页
        4.3.1 高等级列车开行方案鲁棒优化模型的求解第85-86页
        4.3.2 低等级列车开行方案鲁棒优化模型的求解第86-89页
    4.4 案列分析第89-91页
    4.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5章 基于动态客流的高速列车开行方案调整方法研究第93-109页
    5.1 问题分析第93-96页
    5.2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调整的鲁棒优化模型第96-100页
        5.2.1 边界假设与符号说明第96-98页
        5.2.2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98-99页
        5.2.3 模型的说明第99-100页
        5.2.4 模型的转化与复杂性第100页
    5.3 模型求解第100-104页
        5.3.1 高等级列车调整优化模型的求解第101-102页
        5.3.2 低等级列车调整优化模型的求解第102-104页
    5.4 案列分析第104-108页
    5.5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第109-110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10页
    研究展望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0页
附录1 某运营周期内的京沪高速铁路的日均客流OD第120-12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间管理视角下报童型供应链治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Stackelberg定价博弈的铁路物流中心公铁运输企业利益协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