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选择私募债融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2.1.1 债券融资选择研究总结 | 第18-19页 |
2.1.2 债务配置理论 | 第19-21页 |
2.1.3 私募债券融资研究总结 | 第21-23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3. 私募债的发展及现状 | 第25-38页 |
3.1 境外私募债的发展 | 第25-31页 |
3.1.1 美国私募债券的发展 | 第27-30页 |
3.1.2 其他海外私募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30-31页 |
3.2 国内私募债的发展 | 第31-38页 |
3.2.1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 第31页 |
3.2.2 中小企业私募债 | 第31-32页 |
3.2.3 非公开公司债 | 第32-33页 |
3.2.4 国内私募债发展现状 | 第33-38页 |
4. 模型设定及实证研究 | 第38-56页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8-39页 |
4.2 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39页 |
4.3 变量的设置及确定 | 第39-41页 |
4.4 发行人相关性质统计分析 | 第41-46页 |
4.4.1 行业角度 | 第41-43页 |
4.4.2 公司属性 | 第43页 |
4.4.3 上市板块 | 第43-44页 |
4.4.4 担保人角度 | 第44页 |
4.4.5 信用评级角度 | 第44-45页 |
4.4.6 募集资金用途 | 第45-46页 |
4.4.7 大股东持股比例分析 | 第46页 |
4.5 主成分分析 | 第46-51页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4.5.2 KMO检验 | 第49-50页 |
4.5.3 主成分的提取 | 第50-51页 |
4.6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1-56页 |
4.6.1 财务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2-53页 |
4.6.2 主体和债项信息的logistic分析 | 第53-56页 |
5.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解释 | 第56-62页 |
5.1 债项相关信息的解释 | 第57-58页 |
5.2 发行主体相关信息的解释 | 第58-59页 |
5.3 公司财务相关信息的解释 | 第59-62页 |
6. 政策建议及展望 | 第62-69页 |
6.1 政策建议 | 第62-66页 |
6.1.1 建立健全的债券市场体系 | 第62-65页 |
6.1.2 合理发展企业结构 | 第65-66页 |
6.2 债券市场未来的展望 | 第66-69页 |
6.2.1 利率市场化 | 第66-67页 |
6.2.2 活跃的债券市场 | 第67页 |
6.2.3 创新债券工具,多样化融资需求 | 第67-68页 |
6.2.4 高新技术企业专属融资通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