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9页 |
1.1.2 政策背景 | 第9-10页 |
1.1.3 行业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3.1 总体公共品对房价的影响 | 第12-14页 |
1.3.2 各类公共品供给对房价的影响 | 第14-19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4.4 数据来源渠道 | 第21-23页 |
2 理论基础及模型介绍 | 第23-32页 |
2.1 公共品理论 | 第23-25页 |
2.1.1 公共品的内涵 | 第23-24页 |
2.1.2 公共品的供给模式 | 第24-25页 |
2.2 外部性理论 | 第25-27页 |
2.3 特征价格模型 | 第27-32页 |
2.3.1 特征价格模型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2.3.2 特征价格模型在住宅市场的应用 | 第28-29页 |
2.3.3 住宅特征价格模型的基本函数形式 | 第29-30页 |
2.3.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价格模型 | 第30-32页 |
3 研究区域介绍及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47页 |
3.1 成都六城区概况 | 第32-34页 |
3.2 成都六城区住宅市场概况 | 第34-36页 |
3.3 样本选择 | 第36-38页 |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46页 |
3.4.1 因变量的确定 | 第38页 |
3.4.2 自变量的选择 | 第38-46页 |
3.5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7页 |
4 公共品供给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47-62页 |
4.1 基于三种函数形式的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 | 第47-53页 |
4.1.1 模型的拟合度与Durbin-Watson值检验 | 第47-48页 |
4.1.2 模型的统计意义检验 | 第48页 |
4.1.3 模型各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 第48-51页 |
4.1.4 三种函数形式特征价格模型的对比 | 第51-53页 |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价格模型的建立 | 第53-57页 |
4.2.1 特征变量的KMO and Bartlett球形度检验 | 第53-54页 |
4.2.2 特征变量的主成分提取 | 第54-55页 |
4.2.3 基于土成分分析的特征价格模型参数估计 | 第55-57页 |
4.3 两种特征价格模型对比 | 第57-59页 |
4.4 计量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62-6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