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液态地膜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 致谢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1 绪论 | 第14-28页 |
|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 | 第14-15页 |
|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危害 | 第15页 |
|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 | 第15页 |
| ·水土流失的危害 | 第15页 |
| ·水土流失防治途径 | 第15-18页 |
| ·工程措施 | 第16页 |
|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 第16-17页 |
| ·生物措施 | 第17页 |
| ·化学措施 | 第17-18页 |
| ·液态地膜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 ·普通液态地膜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21页 |
| ·除草液态地膜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 ·液态地膜的作用 | 第25-26页 |
| ·增加土壤的水稳性团粒,土壤稳定性熵也有明显增加 | 第25页 |
| ·使土壤饱和导水率成倍增加 | 第25页 |
| ·降低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 第25-26页 |
| ·提高水分利用率 | 第26页 |
| ·增产效果显著 | 第26页 |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6-28页 |
| 2 生物质液态地膜的制备及其减少水分蒸发的效果 | 第28-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液态地膜成膜液配制 | 第29页 |
| ·膜的结构观察与主要性能测定 | 第29页 |
| ·减少水分蒸发试验 | 第29-30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 ·液态地膜显微形貌的观测 | 第30-31页 |
| ·液态地膜表面基团分析 | 第31-32页 |
| ·液态地膜吸水性能 | 第32-33页 |
| ·液态地膜失重性能 | 第33页 |
| ·液态地膜减少水分蒸发效果 | 第33-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40页 |
| 3 液态地膜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作用 | 第40-8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 ·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77页 |
| ·径流量 | 第42-44页 |
| ·径流N、P、K浓度 | 第44-53页 |
| ·径流N、P、K流失量 | 第53-63页 |
| ·土壤侵蚀量 | 第63-65页 |
| ·颗粒中N、P、K | 第65-71页 |
| ·颗粒态养分流失量 | 第71-77页 |
| ·讨论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4 不同液态地膜除草效果的研究 | 第80-9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0-82页 |
| ·不同材料对敌草胺的吸附作用 | 第80-81页 |
| ·液态地膜的制备 | 第81页 |
| ·添加敌草胺的液态地膜的制备 | 第81页 |
| ·试验设计 | 第81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81-8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2-88页 |
| ·不同材料对敌草胺的吸附作用 | 第82-84页 |
| ·杂草种类及数量 | 第84页 |
| ·青菜地上部生物量 | 第84-85页 |
| ·青菜地上部N、P、K含量 | 第85-87页 |
| ·青菜地上部N、P、K吸收量 | 第87-88页 |
| ·讨论 | 第88-89页 |
| ·结论 | 第89-90页 |
| 5 全文总结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