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1.1 茶叶的分类 | 第8页 |
1.2 茶叶的特性 | 第8-10页 |
1.2.1 营养特性 | 第8页 |
1.2.2 生物特性 | 第8-9页 |
1.2.3 功能特性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现状 | 第10-17页 |
1.3.1 全球茶产业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1.3.2 国内茶产业发展进程及现状 | 第14-17页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镇巴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31页 |
2.1 镇巴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2.1.1 发展历史 | 第19-20页 |
2.1.2 茶叶种植面积及投产茶园快速扩大 | 第20-21页 |
2.1.3 茶叶产量及产值稳步提升 | 第21页 |
2.1.4 茶叶加工有效改善 | 第21-22页 |
2.1.5 经营主体引领实力逐步加强 | 第22页 |
2.1.6 营销模式不断创新,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 第22页 |
2.1.7 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 第22-23页 |
2.2 镇巴茶产业存在问题 | 第23-25页 |
2.2.1 无性系良种推广程度低,良种覆盖率低 | 第23页 |
2.2.2 现代规模茶叶企业不多,市场主体引领带动不足 | 第23页 |
2.2.3 茶叶精深加工滞后,产业链开发不到位 | 第23页 |
2.2.4 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开发滞后 | 第23-24页 |
2.2.5 营销人才匮乏,市场占有度不高 | 第24页 |
2.2.6 茶网蝽防控技术不成熟,绿色防控薄弱 | 第24页 |
2.2.7 抵御及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不足 | 第24-25页 |
2.3 镇巴县茶产业的优势特点 | 第25-29页 |
2.3.1 生态优势 | 第25-26页 |
2.3.2 背景优势 | 第26-28页 |
2.3.3 人文优势特点 | 第28-29页 |
2.3.4 发展的战略机遇 | 第29页 |
2.4 镇巴县茶产业发展趋势 | 第29-31页 |
2.4.1 规模持续扩大 | 第29页 |
2.4.2 品牌化发展加快 | 第29-30页 |
2.4.3 科研力度不断加强 | 第30页 |
2.4.4 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快 | 第30页 |
2.4.5 宣传手段不断增多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镇巴县茶产业发展对策 | 第31-36页 |
3.1 加大无性系良种推广,不断扩大良种覆盖率 | 第31页 |
3.2 培育现代龙头茶企,引领带动突破发展 | 第31页 |
3.3 强化精深加工,实现多环节增值 | 第31-32页 |
3.4 优化投融资环境,突破茶业发展瓶颈 | 第32页 |
3.5 立足优越立地条件,建设规模优高基地 | 第32页 |
3.6 突出优势品质加大宣传,打造特色个性知名品牌 | 第32-33页 |
3.7 积极应对灾害风险,加强预防措施 | 第33页 |
3.7.1 建立灾害预警机制 | 第33页 |
3.7.2 做好科学应对措施 | 第33页 |
3.8 加大茶网蝽防控力度,大力研究绿色防治技术 | 第33-34页 |
3.9 强化茶业人才队伍建设,确保茶叶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 第34页 |
3.9.1 建好科技队伍,提升茶产品科技含量 | 第34页 |
3.9.2 制定吸引营销人才优惠政策,搭建自我价值实现平台 | 第34页 |
3.10 积极推广茶业机械化,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 第34页 |
3.11 理顺茶叶管理体制,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