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潮起潮落的鲁迅作品接受 | 第9-11页 |
(二)论题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 第11-14页 |
一、延安:请来的鲁迅 | 第14-30页 |
(一)魂兮归来的鲁迅 | 第14-18页 |
1、耐人寻味的电波 | 第15-16页 |
2、纪念和意义 | 第16-18页 |
(二)毛泽东鲁迅评价中的谋略 | 第18-30页 |
1、毛泽东的鲁迅评价 | 第18-27页 |
2、评价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 第27-30页 |
二、丰富却不多彩的鲁迅认知 | 第30-33页 |
(一)鲁迅研究 | 第30-32页 |
(二)作品的传播 | 第32-33页 |
三、整风前夕鲁迅精神的短暂复活 | 第33-35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二)造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结语:误读和误解如影相随的鲁迅认知 | 第35-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