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桥墩柱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跨线桥中的抗震分析及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本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装配式桥墩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装配式桥墩应用的必要性 | 第12页 |
·装配式桥墩国内外应用实例 | 第12-13页 |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桥墩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特点 | 第14-18页 |
·本文研究的先进性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整体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研究 | 第18-50页 |
·概述 | 第18页 |
·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方案研究 | 第18-22页 |
·桥墩整体方案 | 第18-19页 |
·承台方案研究 | 第19-22页 |
·桥墩与上部结构连接形式研究 | 第22-24页 |
·钢管混凝土刚度计算理论 | 第24-25页 |
·叠加理论 | 第24-25页 |
·统一理论 | 第25页 |
·钢管混凝土材料的匹配 | 第25-27页 |
·钢管的选择 | 第25-26页 |
·混凝土的选择 | 第26页 |
·钢管和混凝土的匹配 | 第26-27页 |
·项目最终选定材料 | 第27页 |
·钢管混凝土柱验算结果 | 第27-29页 |
·数值模拟 | 第29-31页 |
·计算模型参数选取 | 第29页 |
·作用荷载 | 第29-30页 |
·计算分析模型 | 第30-31页 |
·预制盖梁和桥墩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受力分析 | 第31-46页 |
·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盖梁的受力分析 | 第31-37页 |
·荷载统计 | 第31-32页 |
·双车道偏心荷载工况下盖梁受力性能 | 第32-34页 |
·双车道中心对称荷载工况下盖梁受力性能 | 第34-35页 |
·四车道偏心荷载工况下盖梁受力性能 | 第35-36页 |
·四车道中心对称荷载工况下盖梁受力性能 | 第36-37页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桥墩的受力分析 | 第37-45页 |
·双车道偏心荷载工况下桥墩受力性能 | 第38-39页 |
·双车道中心对称荷载工况下桥墩受力性能 | 第39-41页 |
·四车道偏心荷载工况下桥墩受力性能 | 第41-43页 |
·四车道中心对称荷载工况下桥墩受力性能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第46-48页 |
·荷载组合 | 第46页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盖梁验算 | 第46-47页 |
·竖向挠度验算 | 第46-47页 |
·混凝土裂缝宽度验算 | 第47页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桥墩验算 | 第47-48页 |
·桥墩内填充混凝土裂缝宽度验算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预制装配式桥墩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50-86页 |
·桥梁结构动力理论分析 | 第50-54页 |
·地震动参数确定 | 第50-53页 |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 | 第54页 |
·截面弯矩-曲率分析 | 第54-56页 |
·动力计算模型 | 第56-60页 |
·模型简介 | 第56-57页 |
·反应谱分析参数输入 | 第57-58页 |
·时程分析参数输入与选项控制 | 第58-60页 |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 第60-65页 |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的意义 | 第60-61页 |
·桥梁特征值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 第62-65页 |
·反应谱分析 | 第65-71页 |
·墩身内力结果 | 第66-69页 |
·桥墩抗震强度验算 | 第69-71页 |
·时程分析 | 第71-76页 |
·墩身内力结果 | 第73-75页 |
·桥墩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分析 | 第75-76页 |
·不同结构桥墩截面承载力和曲率延性计算 | 第76-80页 |
·延性对比 | 第77-80页 |
·桥墩节点位置选择 | 第80-83页 |
·内力方面计算节点位置 | 第81-82页 |
·应力方面计算节点位置 | 第82-83页 |
·本章总结 | 第83-8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