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灌区地下水盐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 ·题目来源与研究目的 | 第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关于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关于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地下水空间异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水盐运动监测预报研究 | 第15-16页 |
| ·关于灌区地下水动态调控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基本思路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资料 | 第21-32页 |
| ·研究区自然条件 | 第21-28页 |
| ·伊犁河流域与典型采样区 | 第21-23页 |
|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 ·气候与水文 | 第24-27页 |
| ·土壤 | 第27-28页 |
| ·水文地质 | 第28-30页 |
| ·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及含水层特征 | 第28-29页 |
|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 第29-30页 |
| ·四水转化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灌区水土化学特征分析 | 第32-41页 |
|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 | 第32-33页 |
|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 | 第33-34页 |
| ·水土化学特征分析 | 第34-40页 |
| ·水土含盐量程度界限的界定 | 第34-35页 |
| ·土壤盐分与主要离子特征 | 第35页 |
| ·土壤化学特征 | 第35-38页 |
| ·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地下水盐动态变异性分析 | 第41-54页 |
| ·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 ·察县地下水利用现状 | 第42-43页 |
| ·地下埋深年变化情况 | 第43-44页 |
| ·地下水位临界埋深 | 第44-46页 |
| ·地下水水质年内变化 | 第46-48页 |
| ·地下水电导率(EC)年变化情况 | 第46-48页 |
| ·地下水电导率与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分析 | 第48-50页 |
| ·地下水电导率和埋深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页 |
| ·地下水电导率与埋深时空间变异性分析 | 第50-52页 |
| ·地下水电导率与埋深变化空间分布格局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地下水位对水土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预测 | 第54-63页 |
| ·灌区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的确定 | 第54-57页 |
| ·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的内涵 | 第54页 |
| ·指标的确定 | 第54-57页 |
| ·水位预测 | 第57-61页 |
| ·地下水位模型的建立 | 第57-60页 |
| ·灌区地下水位预测 | 第60-61页 |
| ·灌区土壤盐渍化预测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地下水盐动态调控的构想与思路 | 第63-66页 |
| ·研究区水盐调控的重要性 | 第63页 |
| ·水盐调控的基本思路 | 第63-64页 |
|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思路 | 第64-6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建议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