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带中庭转换的高层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 | 第15-16页 |
·国外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 | 第15页 |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转换结构的分类 | 第17-18页 |
·梁式转换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8-21页 |
·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思想 | 第21-24页 |
·“三水准、两阶段”设计 | 第21-22页 |
·抗震性能化设计 | 第22-24页 |
·本文研究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地震反应分析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26-46页 |
·结构抗震分析理论的发展 | 第26-27页 |
·静力理论 | 第26页 |
·反应谱理论 | 第26-27页 |
·动力理论阶段 | 第27页 |
·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 | 第27-32页 |
·抗震设计反应谱简介 | 第27-28页 |
·底部剪力法 | 第28-29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9-31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31-32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理论 | 第32-40页 |
·概述 | 第32-33页 |
·基本假定 | 第33页 |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3-38页 |
·水平力加载模式[14] | 第38-39页 |
·Pushover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 第39-40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40-46页 |
·概述 | 第40-41页 |
·动力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第41-44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4-45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优缺点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工程实例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 | 第46-58页 |
·工程简介 | 第46-48页 |
·工程概况 | 第46-47页 |
·中庭转换结构的受力特点 | 第47页 |
·结构的超限情况 | 第47页 |
·抗震性能设防目标 | 第47-48页 |
·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 | 第48-57页 |
·SATWE简介 | 第48页 |
·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 | 第48-53页 |
·转换梁、转换柱的补充分析 | 第53-55页 |
·弹性时程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工程实例中震下的等效弹性分析 | 第58-62页 |
·结构整体分析 | 第58-59页 |
·构件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62-75页 |
·Midas Building简介 | 第62页 |
·Midas Building材料本构关系 | 第62-65页 |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62-63页 |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63-65页 |
·剪力墙的本构关系 | 第65页 |
·Midas Building单元模型的选取 | 第65-66页 |
·Midas building构件破坏准则 | 第66-67页 |
·参数输入 | 第67-6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8-74页 |
·结构的整体分析 | 第68-71页 |
·构件性能分析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工程实例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75-80页 |
·EPDA有限元模型 | 第75页 |
·材料本构关系 | 第75-76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6-79页 |
·结构的整体分析 | 第76-78页 |
·构件性能分析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工程实例的楼板应力分析及抗震加强措施 | 第80-84页 |
·楼板应力分析 | 第80-82页 |
·工程实例的抗震加强措施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页 |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