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人本思想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0页 |
| 第一章 邓小平人本思想的来源 | 第10-19页 |
| 第一节 理论来源 | 第10-13页 |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第10-11页 |
|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第11-12页 |
| 三、西方人本主义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实践来源 | 第13-16页 |
| 一、“文革” 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实践 | 第13-14页 |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 | 第14-16页 |
| 第三节 内在人格来源 | 第16-19页 |
| 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 第16页 |
| 二、无私奉献的领袖情怀 | 第16-17页 |
|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胆识 | 第17页 |
| 四、富民强国的高远眼光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邓小平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第19-32页 |
| 第一节 邓小平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9-27页 |
| 一、前提和基础是相信人、依靠人、尊重人 | 第19-21页 |
| 二、出发点是为了人、满足人 | 第21-22页 |
| 三、终极目标是解放人、发展人 | 第22-24页 |
| 四、方式和途径是教育人、塑造人 | 第24-27页 |
| 第二节 邓小平人本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27-32页 |
| 一、邓小平人本思想的实践性 | 第27-28页 |
| 二、邓小平人本思想的人民性 | 第28-29页 |
| 三、邓小平人本思想的时代性 | 第29-30页 |
| 四、邓小平人本思想的科学性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邓小平人本思想的价值 | 第32-38页 |
| 第一节 开启了中国特色人本思想的大门 | 第32-34页 |
| 第二节 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 第34-35页 |
| 第三节 有利于提高党执政能力和水平 | 第35-36页 |
| 第四节 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 第36-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注释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