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 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理论 | 第14-20页 |
·倾销 | 第14-16页 |
·倾销的含义 | 第14页 |
·倾销的种类 | 第14-15页 |
·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 第15-16页 |
·反倾销 | 第16-20页 |
·反倾销含义 | 第16-17页 |
·反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 第17-18页 |
·反倾销的基本程序 | 第18-20页 |
3 我国纺织品企业遭受美国反倾销的现状 | 第20-24页 |
·我国纺织品企业出.现状 | 第20页 |
·美国对我国纺织品反倾销趋势 | 第20-21页 |
·反倾销诉讼数量日益增多 | 第20-21页 |
·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 第21页 |
·反倾销税税率越来越高 | 第21页 |
·涉案商品的种类繁多 | 第21页 |
·反倾销对我国纺织品企业的影响 | 第21-24页 |
·对我国纺织品企业的出.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 第21-22页 |
·影响了国内的纺织品市场的稳定 | 第22页 |
·纺织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将增加 | 第22-23页 |
·阻碍了我国纺织品企业的优化 | 第23页 |
·美国的示范作用,易产生连锁反应 | 第23-24页 |
4 美国对我国纺织品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美国方面 | 第25-26页 |
·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 | 第25页 |
·贸易保护主义和降低失业率的需要 | 第25页 |
·美国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 第25-26页 |
·中国方面 | 第26-28页 |
·中国纺织品的出.价格过于低廉 | 第26-27页 |
·我国出.产品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 第27页 |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 | 第27页 |
·我国涉案企业应诉不力 | 第27-28页 |
·《WTO反倾销协议》的缺陷 | 第28-29页 |
5 中美聚酯反倾销案分析 | 第29-38页 |
·聚酯产品及产业背景简介 | 第29页 |
·2007年前中美聚酯短纤贸易概况 | 第29-31页 |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聚酯短纤第二大供应国 | 第29-30页 |
·美国已成为中国聚酯短纤第一大出.市场 | 第30页 |
·中国聚酯短纤产品主要满足美方中低端市场需求 | 第30-31页 |
·案件背景 | 第31-32页 |
·主要应诉方公司背景简介 | 第32-33页 |
·宁波江南化纤有限公司 | 第32页 |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 第32页 |
·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 第32-33页 |
·事件经过 | 第33-36页 |
·立案调查 | 第33-34页 |
·美方企业产业损害的确定 | 第34页 |
·作出反倾销初裁 | 第34页 |
·初裁不利,我方企业积极应诉 | 第34-35页 |
·作出反倾销终裁 | 第35页 |
·美国商务部多次提起反倾销行政复审 | 第35-36页 |
·宁波江南化纤胜诉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提前准备 | 第36页 |
·完备的财务体系 | 第36-37页 |
·政府和行业的支持 | 第37-38页 |
6 我国纺织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的策略 | 第38-49页 |
·预防反倾销的策略 | 第38-40页 |
·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加附加值 | 第38页 |
·加强纺织品企业的国际营销 | 第38-39页 |
·纺织出.企业要加强自律 | 第39页 |
·建立严格规范的内部财务制度 | 第39-40页 |
·保持企业间信息畅通 | 第40页 |
·出.企业反倾销的应诉策略 | 第40-44页 |
·时刻关注市场动态 | 第40-41页 |
·积极应诉 | 第41-43页 |
·团结一切力量 | 第43-44页 |
·其他方面 | 第44-49页 |
·力争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规则和解决机制处理反倾销纠纷 | 第44-45页 |
·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助 | 第45-47页 |
·积极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