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多层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地下结构震害类型第13-14页
   ·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法第14-19页
     ·原型观测第14-15页
     ·理论分析第15-16页
     ·数值模拟第16-17页
     ·模型试验第17-19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第19-22页
第二章 ABAQUS 介绍第22-28页
   ·引言第22-23页
   ·ABAQUS 有限元分析基本流程第23-26页
     ·ABAQUS 前处理第23-26页
     ·ABAQUS 后处理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土的本构模型第28-42页
   ·引言第28页
   ·Duncan-Chang 模型第28-37页
     ·Duncan-Chang 模型基本形式第28-31页
     ·Duncan-Chang 模型的平面应变形式第31-35页
     ·Duncan-Chang 平面模型在ABAQUS 中的应用第35-37页
   ·Mohr-Coulomb 模型第37-41页
     ·Mohr-Coulomb 模型弹性和塑性行为第37页
     ·Mohr-Coulomb 强度理论第37-38页
     ·Mohr-Coulomb 模型屈服方程和屈服面第38-40页
     ·Mohr-Coulomb 模型的塑性流动势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第42-58页
   ·引言第42页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概述第42-49页
     ·混凝土材料单向受拉和单向受压行为第42-44页
     ·混凝土在单向往复荷载下的行为第44-45页
     ·定义拉伸硬化第45-46页
     ·定义压缩硬化第46-47页
     ·定义损伤和刚度恢复第47页
     ·刚度恢复第47页
     ·混凝土塑性第47-48页
     ·屈服方程第48-49页
     ·塑性流动势第49页
   ·基于规范的混凝土损伤参数的确定方法第49-57页
     ·损伤因子的定义第50页
     ·ABAQUS 中损伤理论的单轴受力特征第50-51页
     ·损伤演化的计算第51-52页
     ·基于规范的混凝土拉压应力-应变曲线第52-53页
     ·基于规范的损伤参数的确定方法第53-54页
     ·损伤因子确定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第54-55页
     ·算例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岩土地震工程数值模拟边界问题第58-70页
   ·引言第58页
   ·底部人工边界第58-63页
     ·标准波动方程的建立第58-59页
     ·标准波动方程求解第59-60页
     ·粘性边界的提出第60-61页
     ·粘性边界在有限单元法中的实现第61-62页
     ·粘性边界的验证第62-63页
   ·侧边界的设置第63-69页
     ·单向地震动输入时的侧边界设置第63页
     ·双向地震动输入时的侧边界设置第63-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分析第70-94页
   ·引言第70页
   ·试验准备第70-72页
     ·模型与箱体第70-71页
     ·箱体基频第71页
     ·传感器布置第71-72页
     ·基本约定第72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72-93页
     ·层叠剪切箱效果验证第72-74页
     ·加速度分析第74-84页
     ·傅里叶谱分析第84-89页
     ·应变分析第89-91页
     ·震害图片第91-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七章 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的二维数值模拟第94-112页
   ·引言第94页
   ·模型参数确定第94-96页
     ·土的参数确定第94-96页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第96页
     ·边界的选取第96页
   ·结果对比第96-107页
     ·模型基本频率第96-97页
     ·0.1g 单向El-Centro 波输入结果对比第97-102页
     ·0.1g 双向El-Centro 波输入结果对比第102-103页
     ·1.0g 单向El-Centro 波输入结果对比第103-105页
     ·1.0g 双向El-Centro 波输入结果对比第105-107页
   ·三维数值模拟初步第107-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八章 结语第112-114页
   ·全文内容总结第112-113页
   ·今后研究内容展望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第117-118页
作者简介第118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梁式桥震害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MSC1210单片机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