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科技金融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科技金融的定义 | 第19页 |
·科技中小企业的定义概念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创新理论 | 第20-21页 |
·金融创新理论 | 第21-22页 |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第22-23页 |
·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第3章 我国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5-30页 |
·我国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 第25-27页 |
·政府部门推动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举措 | 第25-26页 |
·多模式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26页 |
·为科技中小企业专门设立的创业板 | 第26-27页 |
·我国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7-30页 |
·立法体系不完善,各机构间缺乏互动机制 | 第27页 |
·金融机构创新有限,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 第27页 |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评级制度不完善,没有统一标准 | 第27-28页 |
·创业板门槛高,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上市 | 第28页 |
·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与信用缺陷,是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 第28-30页 |
第4章 发达国家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 第30-42页 |
·美国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 第30-33页 |
·以清障为主的政策性措施 | 第30-31页 |
·积极开发创新产品的金融机构 | 第31-32页 |
·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 第32-33页 |
·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 | 第33页 |
·德国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 第33-35页 |
·以扶持为主的政策性措施 | 第33-34页 |
·专业化的金融机构 | 第34-35页 |
·日本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 第35-38页 |
·以扶持为主的政策性措施 | 第35-37页 |
·侧重银行发展的金融机构 | 第37页 |
·独具特色的双层担保体系 | 第37-38页 |
·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 | 第38页 |
·发达国家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经验的对比分析 | 第38-42页 |
·国家扶持层面分析 | 第38-39页 |
·金融机构层面分析 | 第39页 |
·担保体系层面分析 | 第39-40页 |
·资本市场层面分析 | 第40页 |
·企业融资方式层面分析 | 第40页 |
·发达国家金融创新体系构成 | 第40-42页 |
第5章 我国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2-47页 |
·外界推动层面 | 第42-45页 |
·政府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 第42-43页 |
·金融机构依据自身区域特色,开发多样化的融资工具 | 第43页 |
·担保体系完善自身运作模式,构建多层次担保模式 | 第43-44页 |
·资本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并形成多层级的体系 | 第44页 |
·构建金融创新体评价指标体系,将金融创新成果量化 | 第44-45页 |
·企业自身层面 | 第45-47页 |
·加快自身技术创新,提高自身信用等级 | 第45-46页 |
·吸收金融与科技符合人才,自主开拓融资渠道 | 第46页 |
·根据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采用针对性的融资模式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本文结论 | 第47页 |
·不足之处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